15
FEB
2017
【影评】《分裂》观后感 是信念还是超能力?@碗桂伸展台 受过伤的人才会进化
by 碗桂
只要是以心理疾病为主题的电影碗桂几乎都爱,
因为我以前最大愿望就是当个心理医生!
看过第5位莎利与24个比利,虽然我偏好第5位莎莉,
但得知24个比利要翻拍成电影还是开心得发抖。
自从知道《分裂》会上映,早早拍了致敬的照片,自己觉得效果不错,哈!
以下有雷
看《分裂》的过程中,我没有多大的紧绷感,
或许詹姆斯·麦艾维 James McAvoy) 演技应该会更棒,
却为了要让观众分辨得出各种人格给阻碍了,
因此在我看来人格转换颇刻意也不是很自然。
尤其他在饰演海维这个人格的时候让我很出戏,
偏偏他后半段又常出现 囧
如果说受过伤的人才会进化
那分裂出来的人格到底是种逃避还是保护?
在《分裂》里看到新颖的观点,受伤的人通过人格分裂是否能更强壮,
进而将人的潜能激发出来成为所谓的「超能力」
我接受这个观点,但不认为一定要通过人格分裂才能完成。
只是几乎所有的人格分裂都是受过重创才出现,
于是受过伤的人才会被「野兽」认为是同类,
在我看来,受伤是激发人类潜能的媒介,
女主角虽被视为同类但并没有多重人格的症状。
「野兽」这个人格的形成是邪军坚定的「信念」才出现,
一般人亦能拥有坚定的「信念」创造奇迹,
很正常嘛,每个人格都是独立的人格,那没有多重人格的人也是独立的人格
但我不否认导演用这个观点让整部电影更有看头,
而且也扭转患有多重人格的人就是病患的刻版印象。
碗桂自己有亲身例子相信「信念」的力量
从小我就深信双眼皮的女生才是美女,
也不知道为什么深信自己的内双一定会变成漂亮的外双,
最后如我所愿成了漂亮的外双,屡次被人误为整型,
但这过「近化」程长达十几年,而且中间不能间断和放弃。
所以邪军中「野兽」这个完美的人格也花了非常久的时间才完成,
「野兽」看似是理想人格与进化的象征,
但要是能不受伤,谁想成为无法被归类又可怕的「野兽」?
最后,一开始我觉得像外星人的女主角其实超正的~
粉丝团每天都会更新碗桂的天马行空和美好的人事物
天生杀气重很无奈,所以取了碗桂这个搞笑的名字均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