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R
2017
《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印度对女性自主的压抑
by 阙小豪
दंगल (印度) / 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台) / Dangal(英文) / 摔跤吧!爸爸(网)
这部电影很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喜好,以一个印度父亲打破社会男女不平等的限制,训练女儿摔角并活出更多的可能性为主轴。
会让不喜爱歌舞片观众担忧的歌舞部分并不会很突兀,大部分只有歌没有舞,婚礼上出现的小段歌舞也很符合当下的气氛。
摔角的部分浅显易懂,不懂摔角的观众也能体会到电影想表达的技巧,且相当刺激好看。
社会现象的探讨命中要害、情感描写真实,佐以轻松愉快的音乐与笑点,娱乐性质很高。
观影情报
.上映日期:2017/03/24
.片长:161分钟
.级别:普遍级(0+)
.电影信息:@IMDb(8.9/40,832)、@烂番茄(83%/6)、@脸书
.片尾彩蛋:无
.电影预告:
电影预告 2017/03/14 @ UTV(发行商)
(以下心得谈及剧情,会影响您观赏电影的乐趣,建议看完电影再看)
题材:性别平等、角力(印度式摔角)、2010年大英国协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跳绳、生男孩偏方、印度薄饼、炸脆饼(Pani Puri)、摩托车、印度式摇头、稻田、牛奶、食谱、理发、婚礼、少女新娘(14岁)、包厢式电影院、飞机、公车
电影背景:巴拉里耶、达罗克(?)、国家体育学院、德里、帕蒂亚拉;新德里、莫斯科、雅加达、伊斯坦堡
电影表现手法
分享一下印象较深刻的部分。
呼应
片头的第一场戏就很吸引观众,玛哈维亚看奥运摔角比赛转播时与一男子比赛,两人的对决过程正好呼应比赛现场旁白。
该名男子告诉玛哈维亚「刚赢了一位省级冠军」,而玛哈维亚回答「你刚输给了一位全国冠军」,也把观众的情绪都带上来。
口述
说件影迷可能会觉得冒犯的事,会觉得电影用他姪子的立场来口述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演员比较难以光靠演技诠发布来的剧情,用口白来带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专业运动之呈现(摔角)
我向来都不太喜欢肉搏类的竞技像是拳击、相扑、摔角、格斗,像是好莱坞电影常以拳击为题材我就完全没有看过,当然也完全不懂摔角。在这种前提下看这部电影,依然很容易理解摔角的规则,以及电影想诠释的各种技巧,并且享受其中。片尾大英国协运动会的冠亚军之战,虽然内容较长但时时刻刻都牵引着观众的情绪,甚至会觉得以后若有摔角比赛也会想看,一部运动竞赛的电影能拍成这样是相当成功的。
电影想表达什么?
印度对女性自主的压抑
男主角阿米尔罕近几年来拍了很多关注印度不公、制度僵化议题的电影,《三个傻瓜》(3 Idiots, 2009)讨论的是教育制度的僵化,《来自星星的傻瓜PK》(PK, 2014)呈现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冲突与迷信问题,这部则是反应社会对于女性自主的局限,倒也不用刻意去分这是父权还是女权电影,看您从电影中体会到什么比较重要。
印度是个男女高度不平等的国家,许多女生的命运说难听一点就是负责生小孩、照顾家人生活起居,以至于嫁人时女方家属还得给男方家属非常多礼金,且恨不得早点把女孩嫁出去,是一种把麻烦往外推(减少开销)的心态,跟传统中国封建时代那种「女孩是赔钱货」的心态相似。
电影中有呈现这个现象的地方有:包生男孩偏方那段。爸爸要女儿开始练摔跤时对妈妈说「明天起她们两个不用做家事」那段。还有婚礼上通过新娘的台词来呈现。
女权崛起
能看到电影提出不少对于传统现况的挑战,像是爸爸那句「冠军就是冠军,不管是儿子拿的还是女儿拿的」,这部分想表达的是不应该针对性别给予限制,延伸到其他行业也是,能胜任那个位置才是重要的,也有一点男孩女孩都是宝的味道。
另外像是爸爸另一句「我们的女儿不用等别人来选,她们可以去自己选择对像」,我想这些都是展现「追求女性自主的目标」,鼓励更多女性不要轻易的被社会风气给限制,追求「单纯等着嫁人」以外的人生目标。
印度文化的呈现
包生男孩迷信
电影用风趣的方式来呈现印度包生男孩迷信,以及讽刺那些人在偏方不准后自圆其说的丑态。像是得在星期日办事、给牛吃特定的东西(忘了是什么)、吃别人生男孩请的零食等。
饮食文化
印度薄饼、炸脆饼(应该是 Pani Puri),话说这个印度炸饼在料理过程完全都是老板直接用手接触,比较介意的人可能会不敢吃。
印度式摇头
这部电影有呈现一个很有趣的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印度式摇头」会有很多说明视频,不管是同意、不同意、是、不是、不置可否、表达疑惑等都可以是用摇头来表示,剧中的两个女儿就有好几种摇头方式。
素食
爸爸要煮鸡肉时,妈妈不让他进厨房,忿忿不平且不能妥协,个人的解读是妈妈在吃素,吃素的人不碰任何煮荤食、装荤食的器具。
这个现象在《大只佬》(2013年)也有,刘德华的师父抱怨炒菜厨师素荤不分。或是我最近看过一个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的专题报导,里头员工用餐碗盘也是有分的颜色的,不同宗教信仰(不吃牛、猪)的餐盘会完全分开。
观影感受
以前若有人跟我说他喜欢印度电影,我会觉得对方大概是喜欢异国文化吧。随着自己也接触了几部印度电影之后,接连看的几部都很发人省思,开始能体会对方的喜好,甚至印度电影目前在我心中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
附注:最近在看漫画《声之形》(声の形, 2012),漫画家大今良时有提到她喜欢印度电影,就很有共鸣。
强迫孩子学习的分寸拿捏在哪?
看到爸爸强迫两个女儿练习摔角时,我们知道这两个女孩后来都有很棒的表现,但看事情不能完全以结果来评论,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的到,都是那百万分之一的成功者,如果今天女孩没有成就呢?想想练习摔角的有多少人,但最后能被看见的又有几个?更别说即使拿了全国冠军,生计依然会有问题。
像中国、俄罗斯(这现象在各国都有)从各地找来体能优异的小选手加以培训,有的才4、5岁吧,就开始每天练习,但在他们为国争光后,不少选手迈入中年后是没有后续经济来源的,运气好的则是可以去当教练。
看到这段时我会思考,有时候若没有去逼孩子,他们的潜能是不会发挥出来的,甚至有些兴趣是得在苦练之后,慢慢上手才能体验到乐趣。但是父母能把孩子当成「追求自己未完成梦想」的继承人吗?这些在电影中都有呈现出来。
我会觉得那个分寸是很难拿捏的,提醒自己以后在做决定时要谨慎一点,也不要太执著于一种想法而不能妥协。
要突破现状真的很困难
虽然会以爸爸的例子作为借镜,但这段还有一件事让我很有感触,就是改变现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必须承受众人异样的眼光与批评,重点是,在当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成功,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确的。
在改革的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批评者,再不然就是看热闹/笑话的。小的改革像是自己想改变些什么不公义的事,大的改革像是修正既有错误或不足的政策、社会风气的改变。
当我们在谩骂某种状况为什么都无法改变时,就是因为这个样子,我们都习惯当那个批评别人改变的不够完美的人,而不是当个去改变的人。
吉塔那段舞曲的解读
吉塔刚到国家体育学院时,有首歌是在表达她的心境,这一段我在观影时的解读是:「有可能」电影用了相当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同志情感。
吉塔的同学带她见识自己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生活,留长发、涂指甲油、看偶像剧,这些都是以前她爸禁止她做的事,她也有可能对这女同学有好感,歌词听起来也呼应这样的推测。
但是这样的作品可能对时下印度社会来说还是太敏感,别说印度,就连美国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2017)都因为同志议题有不少新闻。所以电影刻意放了两幕她看向男选手的画面,让它乍看是段异性恋,因为这男生后来完全没戏份呀。
不过以上纯粹只是一种解读,当然也可以把歌曲单纯解读成是吉塔对新世界的雀跃,只是用来铺陈她被花花世界给迷住了,居然对胜败已不再那么的在乎。
附带一提,吉塔在电影上映前结婚了喔!搜索她的名字 Geeta Phogat 就能看到照片。
父母亲地位的改变
吉塔刚从教练那学到新的摔角技巧那段,我自己的解读是这样的,这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去学习时,像是国小、国中。
以前孩子总以父母为天,认为父母说的什么都是对的,但开始上学后就会变成「老师说~」、「同学说~」,父母往往刚面对这种状况时都会以威权来回应,而不是好好的跟孩子沟通。之前就有新闻是一对母女,母亲要闯红灯但是孩子不肯而吵架,我会觉得父母要学习去调适自己的心态。
但孩子也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像现在六、七年级生的父母往往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很多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父母那么的食古不化,这时就得想想父母他们所受的教育有限,甚至经历过思考被控制的阶段,若像片中的吉塔用质疑、冲突的方式去质疑父母,就很容闹僵。即使父母的知识不够新,也要记得他们是靠这些东西把你带大的,永远都不能忘本。
这不容易做到,大家一起共勉之。
剧情张力
电影中有一小部分让我觉得是刻意突显剧情张力而设置的,像是把教练设置成很执著于自己的教法、不针对选手特性去下战术,甚至是把爸爸观在储物间不让他指导比赛。
我自己会猜想这中间像是体育协会应该是有些陋习,但不是电影中演的那样,爸爸应该是基于某个原因无法到场观看,但不太可能会有锁房间这桥段。爸爸也不太可能在场边下战术,不过为了塑造张力,就简化成塑造出一个坏蛋教练角色来用。
演员介绍
阿米尔罕/Aamir Khan 饰演 父亲 玛哈维亚‧辛格‧珀戈特/Mahavir Singh Phogat
电影上映前就知道阿米尔罕为了演这部电影曾刻意增肥28公斤(体重达97公斤)、体脂率达37%,后来又在5个月内减掉25公斤、将体脂肪降到9.67%,非常的敬业呀。[新闻1]
比起饰演年轻小伙子或情绪较为复杂的角色,我认为他相当适合演剧中这种角色,甚至怀疑电影中质疑教练不针对选手特性去下战术这点,也是在说很多导演不懂得针对他的优点去利用。XD
赛伊拉沃西/Zaira Wasim 饰演 幼时 吉塔/Young Geeta(图左)
苏哈妮巴特纳格尔/Suhani Bhatnagar 饰演 幼时 芭碧塔/Young Babita(图右)
Ritwik Sahore 饰演 幼时堂哥 欧姆卡/Young Omkar(图左背背包男孩)
图中黑衣短发女孩为吉塔、图右短发女孩为芭碧塔。
法蒂娜萨纳谢赫/Fatima Sana Shaikh 饰演 姊姊 吉塔‧库玛利‧珀戈特/Geeta Phogat
莎亚马尔霍特拉/Sanya Malhotra 饰演 妹妹 芭碧塔·库马里/Babita Kumari(图右女孩)
图左为姊姊。
电影现象
大部分电影上映后上映厅数只会越来越少,除非某些口碑很好的才会相反,这部就是,上映(3/24)时只有39间戏院有上映,目前(3/29)则有51间戏院有上映。
新闻1:《三个傻瓜》男星暴肥97公斤 5个月变精壮「肌肉男」(链接)
电影周边
电影海报
电影DM
广告看板
观赏平台
观赏戏院:哈拉影城 (捷运东湖站)(台北市内湖区) 3厅
关于文章
心得速记
【电影信息】
电影名称:दंगल
其他名称: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台湾)、Dangal(英文)、摔跤吧!爸爸(网络)
年份:2016年
国家:印度
语言:印度语
制片公司:Aamir Khan Productions、Walt Disney Pictures
台湾发行:车库娱乐
导演:涅提帝瓦里/Nitesh Tiwari
编剧: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员:
阿米尔罕/Aamir Khan ...... 玛哈维亚‧辛格‧珀戈特(父亲)/Mahavir Singh Phogat
沙克希坦沃/Sakshi Tanwar ...... (母亲)/Daya Kaur
法蒂娜萨纳谢赫/Fatima Sana Shaikh ...... 吉塔‧库玛利‧珀戈特(姊姊)/Geeta Phogat
莎亚马尔霍特拉/Sanya Malhotra ...... 芭碧塔·库马里(妹妹)/Babita Kumari
亚普夏帝库拉纳/Aparshakti Khurana ...... 欧姆卡(堂哥)/Omkar
赛伊拉沃西/Zaira Wasim ...... 幼时 吉塔/Young Geeta
苏哈妮巴特纳格尔/Suhani Bhatnagar ...... 幼时 芭碧塔/Young Babita
Ritwik Sahore ...... 幼时 欧姆卡/Young Omkar
Girish Kulkarni ...... Coach Pramod Kadam
Anurag Arora ...... Mahavir's Brother
Mahesh Balraj ...... Organiser
Vivan Bhatena ......
Anmol Charan ...... Little Omkar
Badrul Islam ...... Chicken Shop owner
Jagbir ...... Government Officer
剧情简介
继《三个傻瓜》《来自星星的傻瓜》后,「印度的良心」阿米尔罕再度出手,改编自不可思议的真人真事,父女情深联手挑战印度社会性别疆界!
荣获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三大奖;荣登印度影史票房冠军,全球勇破34亿票房!打破宝莱坞电影美国、澳洲上映首周票房纪录。IMDb评价8.9分,打进影史百大;烂番茄指数83%亦给予高度评价。
「摔跤是男生的事」
「为何你觉得我们家的女孩会输呢?」
改编自印度摔跤选手玛哈维亚的传奇感人故事,由印度天王阿米尔罕主演。玛哈维亚是摔跤金牌得主,却因生活与体制问题而放弃摔跤梦。他一心一意能生个儿子,一圆当年未尽梦想,却命运弄人,连生四女。一个偶然,他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分,开始训练她们摔跤,过程酸甜苦辣,这帮父女怎么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歧视?他们又真的获得最后的胜利吗?
电影中阿米尔罕从年轻演到老,身材从壮到胖,一度增肥到97公斤,体脂肪37%,五个月后又练回成肌肉猛男,体脂肪降到9.67%。
男尊女卑的印度社会,本片意图打破僵化的性别刻板传统,女性也能获得命运自主的励志故事。阿米尔罕再度自制自演,充满对印度社会陋习的批判与省思,更有着一贯扣人心弦的动人旋律!
延伸阅读
目录:电影 | 影评 | 公视 | 上映电影 | 推荐电影 | 游戏 | 脸书 | 100颗爱心 | 车站标签 | 美食标签
分类:食 | 食记 | 下厨 | 住 | 住宿 | 行 | 交通工具 | 车站 | 育 | 展览 | 民俗 | 古生物 | 乐 | 戏院 | 旅行 | 农场 | 体验 | 店家 | 盖章 | 动 | 运动 | 网络 | APP | KUSO | 心得 | 书籍 | 电视
说明:版面说明 | 内核价值 | 引用说明 | 博客使用 | 发问须知
联系阙小豪:Facebook、Google+、E-mail:char0125@gmail.com
目前博客较适合用电脑网页阅读。欢迎转贴网址,若欲引用、拷贝部分或全部内容,请先征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