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APR

2017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海报, 台湾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很令人惊艳的电影,台湾少有这种剧本内容较为丰富且同时具娱乐性的作品。

类似侦探调查事件真相类型的悬疑惊悚带有些许恐怖的电影,剧本、演员演技、配乐都令人有记忆点,虽然碍于预算与制作经验仍有进步空间,仍与外国电影有足够的竞争力。

 

戏院挑选建议

多数时刻采手持摄影画面,不建议挑太前面的座位。

较不用追求好音响与放映设备的戏院。

 

观影情报

.上映日期:2017/03/31

.片长:118分钟

.级别:辅导15级(15+)

.电影信息:@IMDb(8.0/25)、@烂番茄()、@脸书(1万+)

.片尾彩蛋:无,工作人员名单约5分钟。

.血腥画面:约有3、4幕较为恐怖且带有点血腥的画面

.电影预告:

 30秒短版预告 2017/03/03

 官方花絮--故事源起篇 2017/03/02

 正式预告 2017/02/16

 前导预告 2016/12/03

 

(以下心得谈及剧情,会影响您观赏电影的乐趣,建议看完电影再看)

 

题材:车祸、肇事逃逸、目击者、记者、囚禁;绑票案、知更鸟、抽烟、床戏、贿赂(茶叶罐&水果礼盒)、飞机、乌龙新闻报导、拼装车、警察、编辑、相机、医院、东方美人茶、冠军茶、茶叶行、猫、毒品、内政部长、支票

电影背景:新店山区@新北市(2007年8月30日)、苗栗通霄海滨路(以下皆为2016年)、新竹北埔、刑大、65快速道路、台北南港(阿吉案件来的是南港分局警车)

 

剧情分析

相信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都会有很多疑惑,以下就个人观赏电影时的感受或想法来分享,同时也用「看完整部电影后回忆」的角度来分析剧情细节,若有错误也欢迎指正。

个人感受部分纯为趣味分享,就是看到这段时当下的想法,并非是查过数据后的严谨论述。

 

剧情1, 小齐车停在路旁时目击前方发生车祸,他拿着手电筒前往查探,回车上时神情不安。

解析:这是贯穿整部电影的重要关键事件,但这时候观众只以为小齐是看到血腥画面而吓到跑回车上。

 

剧情2, 小齐开车在高速公路上时从无线电中听到有车祸,他立即赶往现场拍照[1],发现车上张立委旁坐着G奶嫩模瑞贝卡,以为这是婚外情他挖到了大新闻。打给他的上司Maggie回报,并约她下班后吃饭被拒。

解析:[1] 这时我还以为小齐是警察。

 

剧情3, 小齐发生车祸后到车行修车,车行老板阿吉告诉他这是还魂车。他又去刑大找王组长请他帮忙调查这车牌过去有啥事故,还偷塞罐茶叶,王组长叫新进组员阿纬查数据。

解析:带出小齐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与刑大关系不错,也利用台词强调阿纬是那种正直不「摸灰」的人。

 

剧情4, 小齐公司的总编辑邱哥要退休了,庆功宴上旁人起哄要小齐、Maggie凑对。饭局后小齐载Maggie回家,Maggie跟男友在电话中起争执,为了气对方而吻了小齐,两人回住处发生关系[2]

醒来后新闻正在报导立委出来说明他跟小模已结婚,小齐的报导出包了,立委要报社发出道歉声明。小齐回到报社时Maggie告诉他刚刚公司在开会,公司本来就要裁员加上小齐这次闹出的包,他就在名单上,是仲文提出来的。

解析:[2] 电影预告中有幕床戏演员坐着(屁屁有用棉被包着)背部全裸的画面,当然有些新闻拿这当话题,推测这个人就是许玮宁,的确是她。

 

剧情5, 小齐发现原来他买到的车,就是9年前那起事故的拼装车。这边又带出他当初赶到车祸现场时,有拍到肇事逃逸那辆车,他找出当初那台相机出来查照片,发现有几张照片被删了(照片文件名数字有中断)。小齐曾对Maggie说这台相机只有仲文碰过,而认为他在背后动了些手脚。

解析:这边大概是想让观众怀疑到仲文身上,他可能是肇事者,所以才故意到处找小齐麻烦。

 

剧情6, 小齐请Maggie帮忙,让他回去公司的历史报纸数据库查数据,他发现9年前的车祸跟一起绑票富家千金案有关[3]、还有被撞的生还者住院后没几天就逃跑。

他又拜托Maggie帮忙找到该医院的护士询问生还者的数据,得知对方是徐爱婷(大概上头也有住处数据),两人跑去爱婷的通霄老家,说是对方的同学套取情报,但祖母出来急力否认与爱婷有联系。[4]

小齐发现爱婷的父母并不富裕,但拿出来泡茶请客的茶叶却是比赛的东方美人茶冠军茶,一罐要七千元。他家以前也是茶叶相关的,于是跑去北埔找到茶叶商,得知常来买茶叶的人晚上会过来拿茶叶,守株待兔等到爱婷。

爱婷因为车祸关系一脚已残,小齐告诉她他是那起事件的目击者,但她不愿多谈此事,只讲到当时男友廖子凡喝了酒出车祸,她本来就想摆脱男友,小齐留下名片给她。爱婷回住处时与人打了声招呼,对方称她为房东[5],这边带到有人跟踪爱婷回宿舍。

解析:

[3] 突然带到绑票案,让观众有点一头雾水。虽然事后得知是个伏笔,但感觉带出的方式可以更细腻一点,让观众注意到并产生困惑。

[4] 这边要制造悬疑,让观众好奇为什么家人要隐瞒爱婷的消息?也觉得这部分的悬疑感可以再强烈一点,譬如利用小齐跟Maggie对话去提及「感觉他们在隐瞒些什么」之类的。

[5] 房东也是个伏笔。

 

剧情7, 小齐打给爱婷,询问她子凡验尸报告上没酒精反应,为什么她要说谎?此时有人攻击她,小齐在电话中听到惨叫声。

小齐推测出当时遇到爱婷时她是走路回家的,应该住在茶叶行老板家附近,跑去茶叶行吵醒老板,问到爱婷住处,遇到之前出现过那名年轻小伙子,得知爱婷住处,进门时却发现浴室有声音,原来屋内有人,追踪过程跑到一条死巷,被对方开车撞伤后逃逸。

解析:攻击爱婷的人跟小齐去她家时遇到的是不同人,前者就是阿纬,后者另有详细讨论。

 

剧情8, 小齐查到那些没删掉的照片中,有一张隐约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车牌号码,能拼凑出8组可能的号码,他拿去刑大想拜托王组长帮忙查,王组长不在,他说服阿纬帮他忙。后来查到其中一笔车主的数据就是邱哥。[6]

[6] 我记忆力没很好+不太会认人,当下没有理解到邱敬凯是谁,是后来新闻报导邱敬凯出任部长时才连贯起来。

 

剧情9, 小齐回想起之前的事,当时邱车是总编,他是实习生,仲文大概是主管之类的职务,他拿着相片要去投稿看看能不能做成一则新闻,邱哥告诉他:「你要跳脱出来思考」、「记者的工作是见证、记录、陈述,你永远不会是参与者」,而后邱哥也认为他有潜力,要他实习后来公司上班。

解析:回想起这一段,其实除仲文外,邱哥也有接触到他那台相机,照片大概是他删的。

 

剧情10, 爱婷被囚禁起来[7],她利用支架上的铁线解开手铐,打电话给小齐求救,但门外有人回来的声音。小齐在医院包扎,接到电话后没多久就被挂断,他又去拜托另一位警局主管德哥请对方帮他查案,德哥本来因为他已经不是记者了而不予理会,后来被说服。

查到发话地点在万华某栋公寓,小齐跟两名员警一起逐户查访[8],在查访过程中小齐遇到小纬[9],他听到房内有声音,强硬跑进去查看后发现原来是猫。小齐也发现虽然小纬说是一个人住,但屋内东西很多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人住,且照片上全是中年妇女而没有阿纬的身影。

解析:

[7] 这边是爱婷第二次被小纬囚禁,中间有段「回忆画面」则是她第一次被囚禁,看电影时还蛮明显能搞懂有两次囚禁事件。

[8] 我一直在想这很难查到什么吧!一般住家若不是户口调查或没有搜索令等,总是会有人不愿意配合吧,加上那个时间点很多人不会在公寓内,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但基于警察职责还是得查就是了)

[9] 我这时没认出这个人就是警察小纬,是后来带到他穿警察制服时才发现。

 

剧情11, 阿吉打给小齐,说要跟他谈9年前的车祸。小齐到阿吉车行后发现阿吉不在,走到后巷去遇到邱哥,并发现阿吉以肢体扭曲的状况(看起来头部重伤)躺在地上已经死亡,旁边有塑料袋装着酒瓶。

小齐先是跟邱哥提到自己查数据时发现他涉有重嫌,邱哥的说法是:

9年前阿吉向他借车把妹,喝了点酒,肇事后旁边的妹说他有酒驾不能报案,阿吉看附近没人看到就开车逃逸。后来阿吉回修车厂找了台一模一样的车把车牌换掉后把车还给邱哥,但邱哥觉得那台车开起来不像是他的车。

在得知小齐在查案后,阿吉开车跟踪他们,阿吉用水果礼盒装了一袋钱想去爱婷住处表达歉意,但门锁已被撞坏,他入屋查看时发现有人(小齐)跑了进来,于是跑给对方追。

小齐相信了这种说法,发现是阿吉开车撞他的,相当意外。

解析:从后来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阿吉不是凶手,所以会直觉的认为邱哥说是阿吉做的事情,其实都是他自己(或指使他人)做的,但应该考虑到中间有说谎的可能性。

 

剧情12, 小齐跟踪邱哥来到Maggie住处,画面带到屋内,原来Maggie的男友就是邱哥,她是小三,那天跟邱哥争吵后就跟小齐睡了。等邱哥回到车上后,小齐坐上副驾驶座,询问邱哥他发现的盲点:9年前车祸当天阿吉正在跟女友求婚,哪有可能半夜跟邱哥借车去把妹。

原来那天的状况[10]是聚餐时小齐先离开,Maggie跑去恭贺邱哥,之后邱哥载她回家,因为Maggie帮他在车上打手枪让他分心了,就出车祸了。事后他跑去找阿吉帮他处理,阿吉一开始不太愿意,但邱哥下跪求他,于是阿吉就找了台一模一样的车帮他换掉车牌,让他隔天可以正常开着车上下班。但是谁撞了小齐那段并没有演出来。

邱哥告诉小齐:我很懂你,你不会为了两个陌生人[11]而检举带自己入行的人,而且你没有证据。

解析:

[10] 这部电影有个制作不够细腻(或偷吃步)的地方就是,电影本身用一种全知视角在说故事,这种旁观者的描述应该要正确的事实。但又参杂着各种不同的叙事手法,像是回忆(爱婷第一次被囚禁)、说法(邱哥描述阿吉的犯案过程),这边我们看不出来这是邱哥的说法,还是事实,还是小齐的推断。

这很重要,因为我们最后会发现开车的是Maggie,这段不会是事实,也不像是邱哥的说法,他何必强调是Maggie帮他打手枪所以出车祸?但如果是小齐的推断也不太合理呀,他没事哪会去怀疑是Maggie帮邱哥打手枪才车祸?光酒驾、分神或视线不良都足以出车祸呀。这是我觉得小地方细腻不足之处。

[11] 后来会发现原来不单纯是陌生人,小齐还有拿对方两百万的愧疚心态。

 

剧情13, 小齐跟踪小纬值勤,后来发现他下班后跑去买不明液体。小齐跑回万华公寓找小纬,这次开门的是个妇女,她告知小纬是住在隔壁,他从窗户发现小纬穿着塑料衣准备支解尸体。小齐从旁拿了根木棍后拼命按门铃,小纬开门后拼命殴打对方,但找不到房门的锁,两人后来扭打,小纬提到「你拿那两百万花得很爽嘛」。

原来案发当下,小齐拿手电筒去查看状况时发现车上有大笔现金,他拿走几叠后回车上藏着,等警察来时才去描述事发经过。

 

剧情14, 冲突事件过后,小齐找上邱哥,秀出他当时在车上跟邱车对话的偷录音,并且回答他的愿意是什么。小齐后来取代Maggie成为邱哥的公关部主管,并且烧了张属名给徐爱婷的支票[12]。爱婷老家收到茶叶。小齐找上Maggie告诉她「仲文说是妳提议开除我的」,并在与仲文的对话过程中发现当天其实是Maggie开车载邱哥回家,原来肇事者是Maggie,邱哥只是替她掩护。

解析:

[12] 这边我当下没看清楚这张支票是谁开的,因为这段紧接在小齐跟邱哥谈条件之后,我以为是小齐向邱哥要两百万然后属名给爱婷。但若是邱哥开的,小齐应该要把影本拿去烧(通过这方式给冥界亡者),把正本拿去提领呀!若把正本拿去烧,他要怎么把这两百万还给她的家人?

想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大概这张支票是先前小齐开好要给爱婷的,但她已经身亡来不及给所以改用烧的。

 

剧情15, 小齐在会议上说了冷笑话。

 

故事拼凑

故事按照时间轴拼凑起来后是这样:

 

3人组这线

小纬、爱婷、子凡三人混在一起,大概可以感受到爱婷跟子凡是一对的,但小纬可能偷偷喜欢着爱婷。[13]

他们计划了一次绑票案,在便利商店监视小学生放学并绑架走富商千金,爱婷跟子凡负责取钱、小纬负责看守肉票,爱婷跟子凡拿到赎金1500万后回新店山区的工寮,发现小女孩已被小纬分尸。惊吓与意外之余,爱婷[14]说「早就叫你不要跟他混在一起」,爱婷与子凡开车就要离开,小纬认为大家是共犯与两人发生拉扯,两人硬把车开走结果出去没多久后就被邱哥的车撞上。

这时小齐跑过来拍到肇事车辆的车尾,发现被撞的车上有大笔现金,拿了两百万后回到自己车上。

接着小纬追了出来,刚好跟小齐错开,发现两人的车被撞,子凡还没死,把插入他身上的汽车碎片之类的东西又插得更深,之后拿走现金袋离开。

爱婷被送到医院后没几天小纬去把她接了出来(这段没演,是拼凑的),并囚禁在家里细心照顾(第一次囚禁)。后来爱婷可能是假意接受小纬的爱,小纬求爱时并未反抗,两人也发生关系。

小纬说他这天又洗了几十万[15],再过一段时间两人就能远走高飞,后来大概是小纬让爱婷能自由行动或者是她自己逃脱,爱婷卷款潜逃。

爱婷开始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极力躲着小纬的追查,并买下房子当包租婆,直到后来被小齐找到。小纬在这段时间则是为了追踪爱婷而跑去考警察。

当晚小纬跟踪她回家,把她从北埔掳回万华,进行第二次囚禁,直到后来小齐找上门。

[13] 爬文时看到有人说有他们三人全裸一起睡觉的画面?

[14] 是爱婷还是子凡说的?

[15] 因为赎金往往是连号钞票,所以要先洗钱。我是不知道小纬怎么洗钱,但新闻看过的洗钱方式是拿千元钞去买小东西,找钱后就不是原本的钞票,但这很花时间,小纬应该有别种洗钱办法。

 

报社这条线

报社一行人聚餐,小齐先行离去但车子抛锚在路边,后Maggie开车载邱哥回家,路途中撞到子凡的车,Maggie大腿内侧有血,有可能是流产,接着他们肇事逃逸,小齐赶来后有拍到车尾照片。

小齐隔天拿着照片找仲文,询问是否可做成报导,仲文再拿给总编邱哥,邱哥应该是在这时动手脚删了几张有清楚拍到车牌的照片,之后找小齐来报社工作。

9年后邱哥退休,小齐因为发现自己的车是拼装车而开始查看,Maggie知道后看似协助查案,实则就近观察进度,应该也有回报给邱哥。

邱哥[16]把钱装在水果礼盒中想弥补爱婷,但入屋后没看到爱婷且有人(小齐)走进来,他下意识逃跑,为了逃跑开车撞了小齐。

阿吉说到告诉小齐9年前的事,邱哥到场后发现阿吉已死,面对小齐的质询(车号是他的)他把事情都推成是阿吉做的。

邱哥跑去找Maggie,两人先是小吵,邱哥安慰说要安排Maggie当公关部主管当作补偿,两人做爱。小齐发现两人关系,认为自己被耍,他还以为自己跟Maggie正逐渐发展成情侣关系。之后小齐拿求婚一事质问邱哥,当时有讲到一句「所以你就利用阿吉的死当挡箭牌」(这边能看出阿吉应该是意外身亡), 邱哥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说是自己开车的。

小齐跑去找小纬,一番打斗后虽被压制在地上但小纬并未给其致命一击,而是丢钥匙让他去开门,门后居然是全裸躺着但一手一脚已被切下的爱婷,而且还活着。小纬要小齐给爱婷一个痛快,但小齐反过来杀了小纬,没交代爱婷下场但应该是死了。

小齐威胁邱哥自己当初有录音,并开条件。条件一可能带有点报复意味,抢了Maggie的工作,Maggie有点不甘示弱的表达邱哥安排给自己的新工作钱更多。条件二则是要让他不必背负杀人罪(因为邱哥是内政部长,而警政署又属于内政部),以正当防卫脱罪。

[16] 公寓追逐战这个人是谁底下有讨论。

 

电影问答

小齐在爱婷住处遇到的人是谁?

知道整起故事后,最有嫌疑的就是邱哥,他应该是「拿笔钱去给爱婷」的主谋,但他是部长,可能不是自己出马,应该是派别人过去。很明显小齐在追人时有幕画面带到对方带着帽子,并非长发,所以不可能是Maggie,身形感觉是有点像阿吉,最有可能的是邱哥派阿吉或其他他雇用的人去。

 

阿吉是怎么死的?

当时邱哥还不知道小齐会发现墙壁上求婚照片的秘密,应该没必要杀人灭口。阿吉同时打给小齐跟邱哥,大概是想把事情说开。

比较有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他畏罪自杀,他当初就不想帮邱哥,多少看的出来他不是那种毫无道德收钱就办事的狠心黑帮。

不过爬文时发现有网友在映后询问这问题,而演员许玮宁的回答则是:阿吉是在尿尿时不小心摔倒的,但这段不知道为什么被剪掉了。

至于导演为什么会减掉这段,是认为这样能塑造更强烈的悬疑感吗还是什么的,就得问导演喽。

 

最后那则冷笑话的寓意是?

也是爬文时发现网友的分享,导演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追究事情真相时,却发现结果不是想像的那样。(用笑话来呼应整部电影)

 

最后手表为什么又开始动了?

我有注意到这点但没有较明确的感受,只知道他追查案子的这段时间手表是停着的,当他接受封口费又把事情尘封起来后时间才开始流动,事情看似有了真相但后来又被隐瞒了起来(还带着更多的秘密),就好像又回到了原点,接回去原本的那个时间点般的意味。

 

电影主旨

记者的本分

邱哥曾对小齐说「记者的工作是见证、记录、陈述,你永远不会是参与者」,这句话对小齐来说格外讽刺,因为他没做好目击者的本分,他「参与」(偷钱)了这起意外事件。邱哥当时当然不知道小齐有拿这笔钱,这比较像是作者以全知的角度写下电影想表达的主旨。

我会联想到这是不是在讽刺现今的记者除了见证、记录、陈述,还多了很多有的没有的,像是加了很多个人(报社、电视台立场)的主观解读与评断有时候这些评论并不是事实,往往会伤害到被报导者,就像小齐那则报导捅出的楼子。或者制造新闻(有名的例子像脚尾饭)到新闻普遍被网友暱称为是制造业,但电影是不是有要做这层讽刺就不得而知了。

附注:这部电影的副标题怎么下都很容易破哏,影响观众观影乐趣,顾采用这个当副标。

 

知道真相不一定是好事

整部电影小齐都在追真相,但这真相却是每个人的丑陋面。受害者爱婷其实是抢匪、看似正直的警察其实是变态杀人魔、查案伙伴Maggie其实一直在利用他,还是提议要开除他的人、职业导师邱哥把过错推到死人身上(可能还开车撞他)、就连身为主角的他也被观众得知他偷了两百万。

 

观影感受

剧本

很开心在国片也能看到内容如此丰富的剧本,逐步呈现事件真相,复杂却不难理解,这不容易办到。

几乎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程度的形象反转,事件真相亦不容易被观众猜到,是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恐怖画面

电影中安排了几幕恐怖画面,像是利用碎裂的镜子反射出密集受伤眼睛的画面、车祸时小腿骨碎裂刺出的画面、受害者部分肢体被切除但仍活着的画面,分寸拿捏上恰到好处,既能让观众感到恐怖,放在剧情中又不突兀。

 

音乐

我是看电影看到现在才开始比较会去注意音乐的部分,才慢慢去体验戏院音响设备与电影的搭配是否恰当的部分。

以这部来说,我会觉得声音比较单薄、立体感不足,可能在录音、音效搭配、配乐上都是用比较少的成本在制作,这点跟韩国或美国娱乐电影比较起来就很明显。

印象比较深刻的点像是第一场车祸的撞击声、小齐开车差点跟别台车碰撞时之后对方骂脏话的部分声音前后的衔接上有点突兀。

但几场带情绪的配乐个人很喜欢,很能让人融入当下的气氛,会让人有印象的搭配。

 

仍有进步空间

台湾的电影产业成熟度本身无法跟国外相比,看这部电影的预算只有四千万,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已经相当令人惊艳。

个人会觉得这部制造悬疑的技巧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但这需要经验的累积,不苛求。最后爱婷的CGI还是有些破绽,但电影似乎有用偏灰暗色系来处理这部分,使特性能力不足之处没那么明显。

叙事手法上,电影虽然是以小齐查案为揭露事件真相的进行方式,但它不是那种单纯让观众跟着他一起查案、推敲出剧情的模式,不时会采用全知视角来描述故事,但偶尔又穿插回忆、推论、口述等不同的叙事方式皆采用直接拍成画面给观众看的方式来展示,会觉得这种方式有点取巧,就有点像三、四十年前的电影很爱配口白来告诉观众发生什么事那般,观众不容易去检验角色当下是否该有此等反应或知晓某件事、做出某种行为等(逻辑上的验证)。

尤其是邱哥那两次讲述犯罪过程(一次是阿吉、一次是自己)的部分,如果是演邱哥口述,会比直接拍成画面给观众看更好。

另外在讲到角色反应的部分,小齐在爱婷家附近被车撞那次,他没记下车牌这点让我蛮意外的,照剧情演的他是有时间记下车牌号码的。还有他要冲进小纬家之前,应该先拨号报案再去破窗,光让警察听到背景打斗声,警察也会去追查发话地点。

 

台湾文化

个人非常喜欢也乐见能在电影中看到许多台湾的生活文化,很多电影会偶像剧化,喜欢以高富帅为主角,生活排场奢华但与大众有距离,不然就是带到生活场景但剧情上没有链接,那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地球上很多角落。

而这部的场景与生活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像是常看谈话性节目的观众就会发现很多资深社会记者都跟刑大主管关系良好。或是提到不少台湾的茶叶产业,像是比赛茶(比赛米也常见)、北埔的确也是茶叶产地,东方美人茶的确是其特产。

又或者电影中出现的修车行、万华老公寓、底下附上房东电话的租屋纸条、茶叶或水果礼盒里头塞钞票、新闻报导也很有台湾的风格等,在展现这些文化的方式是不突兀的,我很喜欢电影的这部分。

 

关于片名

查数据才发现以目击者为名的影视作品还蛮多的,2006年王伟民导演、2012年高则豪导演的《目击者》,另外2012年的《목격자》、1997年的《Testimone a rischio》也都被翻成目击者。

2017年台湾这部《目击者》的英文片名「Who killed Cock Robin」是首英语童谣(Wiki),内容是描述麻雀杀了知更鸟,苍蝇看到牠死,鱼取走牠的血、甲虫帮牠做寿衣、猫头鹰挖坟墓、乌鸦当牧师、云雀当执事、红雀拿火把、鸽子当主祭、鸢抬棺材、鹪鹩扶棺、画眉唱赞美诗、牛敲丧钟。

猜想会取这片名大概是指车祸当下每个人都做了一些事,子凡是死者(知更鸟)、Maggie是肇事者(麻雀)、小齐是目击者拿走两百万(苍蝇)、阿纬加工杀人并拿走剩下的钱(鱼)、邱哥帮忙掩饰真相、阿吉帮忙修车掩饰、爱婷最后也花用到赎金(分别是其他动物)。

电影中出现2、3次那只CGI的蓝色小鸟就是知更鸟。

 

演员介绍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庄凯勋 饰演 王逸齐/小齐

很乐意见到台湾电影能以实力派的演员来当主角,从几则导演访谈报导中也很发现这是不容易的,在说服投资者的过程是辛苦的,也需要导演坚持才能有这样的成果。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许玮宁 饰演 老大/Maggie

许玮宁的演技也很好,她跟庄凯勋在剧中都有不少抽烟画面。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柯佳嬿 饰演 徐爱婷/张老师

在茶叶行相遇这段,会让我觉得柯佳嬿的演技跟庄凯勋、许玮宁还是有落差,因为前后有对照感觉特别明显,但跟以前比起来进步很多了。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柯佳嬿在电影里头相当牺牲呀,很多时间点都是被殴打或受伤状态的妆扮。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李铭顺 饰演 邱敬凯/邱哥

新加坡实力派演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电影初期还没能把他记住。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郑志伟 饰演 阿吉

台湾观众应该都对他的外貌印象深刻,但不见得知道演员名字的资深演员,希望以后能借着整理演员介绍,多把这些演员的名字让大众记得。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李淳 饰演 周承纬/阿纬

李安次子,但以后应该能以这部作品来介绍他,演技也不错。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剧照

马力欧/卜国耕 饰演 王组长

 

电影周边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海报, 台湾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海报, 台湾

电影海报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美丽华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美丽华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国宾长春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喜乐时代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喜乐时代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喜乐时代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广告看板, 喜乐时代

广告看板 

 

附注:电影上映前宣传照多采用这张,但上映时间则改用文章顶部那张,在观察过各电影网站、影城网站与广告看板后,个人决定采用后者当海报。

 

观赏平台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电影票

观赏戏院:哈拉影城 (捷运东湖站)(台北市内湖区) 7厅

 

关于文章

Movie, 目击者(台湾) / 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心得速记

心得速记

 

【电影信息】

电影名称:目击者

其他名称:Who killed Cock Robin(英文)

年份:2016年

国家:台湾

语言:台湾

制片公司:嘉扬电影

台湾发行:威视

导演:程伟豪

演员:

许玮宁 ...... 老大/Maggie
庄凯勋 ...... 王逸齐/小齐
柯佳嬿 ...... 徐爱婷/张老师
李铭顺 ...... 邱敬凯/邱哥
李淳  ...... 周承纬/阿纬
郑志伟 ...... 阿吉
汤志伟 ...... 仲文
陈彦允 ...... 廖子凡(爱婷男友)
马力欧/卜国耕 ...... 王组长
英雄 ...... 德哥
白明华 ...... (爱婷阿嬷)
瑞贝卡 ...... G奶嫩模瑞贝卡

 

剧情简介

监制唐在扬、《红衣小女孩》导演程伟豪最新执导,许玮宁、庄凯勋、柯佳嬿、李淳领衔主演的犯罪悬疑电影,峰回路转,屏息至最后一秒。

没有人能看见真相的全貌,因为我们都是其中散裂的碎片。《目击者》故事讲述九年前,雷雨滂沱的黑夜,报社菜鸟小齐开车在山区抛锚,意外目睹一场肇事逃逸的车祸。支离破碎的现场,男性驾驶当场死亡,副驾驶座的女性徐爱婷在送医后陷入昏迷,慌乱之间,小齐拍到的肇事车牌模糊难辨,不足以为证,车祸的真相也跟着石沈大海。

事隔多年,三十出头的小齐担任社会线新闻召集人,意气风发,凡事探究真相和富有冲劲的个性使他一路平步青云,直到某次采访立委事故现场,小齐急着赶回报社处理第一手数据,却发生车祸意外。小齐将车送到修车厂,好友阿吉检验后判断小齐买到的可能是还魂车。诧异之余,小齐向二手车商求证未果,转向交通事故组的旧识王组长进一步调查,不但证实所买的确实是事故车,最令他意外发现当年报案人竟然是自己的名字,九年前潮湿的记忆再度向小齐涌来。

同时,报社新的人事命令下来,小齐处理的立委事故报导有误遭告,事业一时跌入谷底。小齐决定改追查九年前那场车祸悬案,运用多年社会线的人脉,找上刑警德哥,才知道当年车祸的生还者徐爱婷早从医院消失,行踪成谜,小齐决意找出徐爱婷的下落,探究车祸的真相。

社会线背景的小齐发挥职业能力,从查出爱婷的老家为起点,最后终于在一处茶庄,打听到徐爱婷的下落,小齐基于内心对九年前自己无能为力的亏欠感,决定为徐爱婷平反,丝毫没有察觉背后一双眼睛跟着他追查的轨迹,悄悄掳走徐爱婷,显然,车祸的目击者,不只小齐一个人。

一连串事件不断发生,小齐所知的真相样貌一次次被彻底颠覆,仿佛像是当年浸着雷雨的那些碎片又回到原点,而从这场车祸留下来的人,仍带着残缺、罪恶和秘密回忆继续过着各自的人生…

《目击者》是许久未见的纯台湾制造悬疑惊悚片,集合一线演技派演员群,加上导演程伟豪电影长片处女作《红衣小女孩》在亚洲掀起卖座票房和强势话题,因此在2016年上海电影节闭幕时,本片遂成各界最瞩目的焦点国片。对《目击者》剧情仍十分保密的程伟豪仅表示,这是他筹备四年之久的作品,融合了惊悚、犯罪、推理等不同元素,是他坚持要完成的剧本,虽然再次执导悬疑惊悚片感到得心应手,但之后他想要挑战其他类型电影,暂时不会再碰悬疑类的电影了。

 

延伸阅读

目录:电影 | 影评 | 公视 | 上映电影 | 推荐电影 | 游戏 | 脸书 | 100颗爱心 | 车站标签 | 美食标签

分类:食 | 食记 | 下厨 | 住 | 住宿 | 行 | 交通工具 | 车站 | 育 | 展览 | 民俗 | 古生物 | 乐 | 戏院 | 旅行 | 农场 | 体验 | 店家 | 盖章 | 动 | 运动 | 网络 | APP | KUSO | 心得 | 书籍 | 电视

说明:版面说明 | 内核价值 | 引用说明 | 博客使用 | 发问须知

联系阙小豪:FacebookGoogle+、E-mail:char0125@gmail.com

目前博客较适合用电脑网页阅读。欢迎转贴网址,若欲引用、拷贝部分或全部内容,请先征得同意。

阙小豪
8 人追踪

文章:14

人气:5448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