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AY

2017

在做产品设计验证前,通常我们会先试着想像或限缩产品的用户是哪一种人?有何种样貌?以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但很多时候,产品很难指向单一种特定的用户。以痞客邦博客服务的用户来说,可以基本分为「部落客」与「读者」两种类型;不过,博客可以创作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且没有限制,食衣住宿行育乐都有(光是站方规划的文章类型就有 40 种分类提供部落客选择 ),而每种文章类型的「部落客」与「读者」需求也都会有所不同,笔者最近所参与的研究项目里就遇到类似问题。

 

startup-photos (1).jpg

先从提出研究假设开始吧

这个研究项目里主要研究对象是平时有浏览博客文章习惯的读者,我们分别找了两种读者来进行研究,一种是喜欢阅读美食文章的读者,另一种则是爱好看电影影评的读者。为什么会选定两种读者进行研究呢?我们提出的假设是:美食的读者在阅读行为上,喜好广泛概略性的浏览内容;而电影影评的读者则偏好深度品尝文本。我们想知道在同一个产品设计里,这两种不同类型读者的反应跟想法是什么?

图越大就越好?听听看用户怎么说

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请受访者依据平时习惯进行博客文章浏览。结果发现对于美食的读者来说,文章中的「图片」最容易吸引他们停留,而越是懂吃、喜爱美食的读者更是能从图片中,来判断店家环境、料理方式是否值得前往;文本则是做为辅助角色,帮助他们更了解店家。

food-salad-restaurant-person.jpg

 

但相较于电影的读者来说,「图片」就相对没有这么重要,他们比较重视「文本」品质,例如:文章中有没有提到电影拍摄手法细节,或是期待从影评中发现自己在看电影时还不知道的事情。

 

night-television-tv-theme-machines.jpg

 

由于这样行为的差异,很直接的反应在用户对于这个产品在设计上的回馈。举例来说,重视「图片」的美食读者,在看到图一时,觉得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直接借由「首图」来筛选文章。

 

屏幕快照 2017-03-31 下午2.47.46.png

但对于电影读者来说,这样的设计反而会造成困扰,原因在于影评的图片大多都是来自电影海报或剧照,图片重复性太高的情况,造成这些图片帮助用户判断内容。因此他们偏好图二的设计方式,通过「标题」与「描述」的文本,来判断是否值得点击进入文章。

屏幕快照 2017-04-10 下午5.27.50.png

小细节大发现,一种设计符合两种用户需求

测试研究结束后,项目团队人员决定设计出可「切换版面」的功能,好帮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读者筛选文章。而从这次的研究经验里,笔者也再度了解到从用户日常行为的脉络中,UX 观察与发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一个小小观察发现,进而带动小小的产品设计调整,就能提供不同用户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服务,我想这也正是 UX 的价值所在。

 

作者:Nuna

图片来源:pexels

痞客邦 UX
24 人追踪

文章:50

人气:14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