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APR
2017
台南米其林三星之旅.TripleFeet APP规划行程超方便
by 草莓
旅游规划会不会让你感到困扰?
来推荐一个好用的APP给大家。
【TripleFeet】是一个可以边旅游
边即时打卡并可汇总纪录的APP软件,
同时间也可以追踪喜欢的旅游达人纪录,
参考别人的旅游规划,在行程安排上更轻松方便。
这次规划的旅游路线为:
四草绿色隧道→南鲲鯓代天府→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北门游客中心→井仔脚盐田→台湾盐博物馆→七股盐山。
(本文与【TripleFeet】合作)
下载【TripleFeet】后,会看到像Google Map一样的画面,
上方的字段是:景点、美食、商店、交通、住宿。
准备好开始做行程记录啰!
首先点击右上方搜寻地点,然后到下方黄色框框选择左边按键,
接着会看到旅游日期与时间字段,还可以心得记录。
在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TripleFeet不仅可以当下记录,
回家后补打卡也OK喔!时间记录可以自行选择。
输入完基本信息后选择上传图片,
最少要上传一张图片或视频,
最后点击发布就完成一个足迹记录了。
足迹地点、心得、图片都可以编辑修改,
但是旅游发生时间无法修改,
如果时间输入错误,就只能删除重新记录喔~
TripleFeet可以同步分享到facebook,
还能参考别人的足迹,帮别人打星星。
当所有足迹记录完成,可以帮自己的旅游行程做总结,
点击下方黄色框框的右边按键,会出现总结足迹的窗口。
选好要总结的日期时间,打勾后会出现所有打卡点,
勾选要总结的足迹选项,再点击下一步,
出现了Google Map的画面,下方输入标题与内容,
最后按发布就完成了自己专属的旅游行程记录了。
这里还有搜索功能,可以依照人名或景点搜索,
也能加好友,点击人物输入人名帐号,
就会出现关键字相关信息了喔~
以后行程规划不用印一大堆数据跟笔记,
有了TripleFeet不仅可以帮自己行程做记录,
还可以参考别人的行程,省去辛苦找数据的时间,
下次朋友要出游,也可以推荐给朋友看看自己的行程,
上面还有时间、地点、照片,清清楚楚记录着,
不会写游记也没关系,靠TripleFeet就够了唷!
TripleFeet旅游APP下载点→
接下来介绍米其林三星之旅的行程内容:
最新一期米其林旅游指南中,台南是台湾获选最多米其林三星景点的城市,
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特别为民众规划「府城散步路线」、「安平老街巡礼」、
「西滨宗教渔盐巡礼」三大路线,并将陆续提供定点定时导览解说服务,
让民众更深入认识台南。
台南市共有五处入选米其林三星景点,包含台南孔庙、祀典武庙、大天后宫、
赤嵌楼、南鲲鯓代天府。而这次参加的「西滨宗教渔盐巡礼」路线,是以台南
西滨为主的漫游路线,行程有:四草绿色隧道、南鲲鯓代天府、乌脚病医疗
纪念馆、北门游客中心、井仔脚盐田、台湾盐博物馆、七股盐山。
第一站我们搭乘接驳车来到了安南区的四草,即将搭船进入绿色隧道,
随船会有解说员陪伴,沿途介绍各种珍贵的植物与栖息生物,
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增加知识喔!
看到这样的景色实在很惊喜,没想到台南市竟然有这么美的地方!
进入绿色隧道时,请小心头,可别被树枝给打到。
下一站来到了南鲲鯓代天府。住在台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南鲲鯓代天府位于台湾台南市北门区鲲江里,为全台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
之一、最古老的五府千岁(王爷信仰)的信仰中心,也是台湾王爷的总庙。
中华民国内政部核定为二级古级,属台湾省政府管辖;精省后为国定古迹,
属内政部管辖。其建庙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以上,为旧台南县政府选定的
「八景八胜三园」之一,是台17线台南段的重要旅游景点。
用餐完毕,我们散步到附近的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乌脚病医疗纪念馆保存了西元1957年间当残忍的乌脚病蔓延南台湾学甲、
北门、嘉义县布袋、义竹等地之际,基督教芥菜种会 和王金河 医师如何
通力合作「怜悯之门」,在「金河诊所」免费义诊为病患治疗。
之后为了纪念台湾医疗史上嘉南沿海居民的苦难,台南县苏焕智县长
及文化局叶局长有感王金河等医护及教会人员的爱与奉献的精神,
对于社会及家庭具有正面的教化意义,积极向文建会争取经费,
将「金河诊所」整建成为「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参考数据源: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网站)
认识乌脚病:
乌脚病很早就确定为饮用深井水有关,随着自来水普及后病患已大幅减少。
而当地深井水中含有高量砷,因此被怀疑是可能之致病因,
然乌脚病其真正致病原因仍未明确,据临床研究、文献报告、病理组织、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以及生物统计学显示可能与井水中的砷(arsenic,As),
萤光物质(fluorescent compounds, humic acid,HA),土壤中的腐质酸(humic acid)、
麦角生物碱,或其他营养遗传基因等生态循环有关联。
离开乌脚病纪念馆,来到了北门游客中心。
北门游客中心是利用北门洗涤盐工厂旧仓库整建而成,滨海管理处为活化当地
传统晒盐产业、结合观光游憩需求,以及对地方产业历史与艺术文化之重视,
历年来除于周边进行盐田复育外,特利用北门洗涤盐工厂旧建物群的一部分,
依原有型式整建为游客中心。
照片中那一小座一小座的地方叫做井仔脚盐田。
井仔脚盐田
井仔脚盐田是台湾目前最老的现址盐田,1818年,李、王、张姓者
一百四十名盐民由佳里外渡头盐田迁至此开辟。当时,本地仍是一片
荒凉的海埔地,无人居住,仅埔中有一小丘,小丘上林投繁茂,旁有
淡水涌出自成一井,因此将该地命名为井仔脚。1919年12月,
由台湾制盐株式会社收购,接续扩张盐田。
1952年,随盐田重画,这里成为台湾史上唯一的「集中式瓦盘盐田」,
和以往的分副式盐田不同,这里是以组取代一户为工作单位,盐工也
从承晒改为雇晒,知名民俗学者黄文博之父,即曾是本盐田第四组组长。
今日至此,除可看看复晒盐田外,在泰安宫有光绪年间盐场委员泰献匾额
二方,另也可弯进去大众爷庙看看,那里有台湾唯一一座祭拜母猪的庙。
看完盐田拿袋子装盐回家作纪念,他可以拿来洗澡,别拿来吃就是了~
关于台湾盐博物馆:
位于台南县七股盐埕村台湾盐博物馆是目前台湾唯一有关盐产业的
主题博物馆,其兴建主要目的是保存台湾数百年的盐业文化资产。
「盐」为盐工汗水与泪水的结晶,盐堆状的外型造观格外有特色,
远望感觉就像两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盐田里。
最后一站是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位在台南市七股区和将军区,是台湾面积最大、最晚发展的
七股盐场遗迹之一,总面积有2,700多公顷,全盛时每年产盐11万吨。
目前已停止晒盐生产,转形成为著名的盐业观光据点,即新南瀛八景之一
「盐田晒玉」的所在地。由于盐山如白雪耀眼,像长年堆雪的长白山,
也称作「南台的长白山」,来台观光的日本人则戏称是「台湾的富士山」。
最主要的盐山有两座,为盐山主峰和盐山北峰,前者是为七股盐场末代的
晒盐,海拔高度为20公尺,约相当于七层楼高,堆储之盐约六万吨;
后者来自西澳洲,为粉碎盐工厂的原料盐。
(参考数据源:维基百科)
周边有些卖吃的小摊贩,我们点了个蚵仔煎与虾饼坐着吃,休息一下。
吃完时间也差不多了,准备回市区,结束这一天的行程。
TripleFeet旅游APP下载点→
ios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triplefeet/id1228009839?l=zh&ls=1&mt=8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pacify.triplefeet
足迹粉丝团→https://www.facebook.com/TripleF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