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UG
2017
第一次画用户旅程图 User Journey Map 就上手
by 痞客邦 UX
「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是以可视化的方式,将用户与某件产品或服务进行交互时的体验分阶段呈现出来,让旅程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接受个别评估和改善。」
── 设计的方法(参考数据:1)
试着回想看看,有没有一种经验,当你来到一间餐厅用餐,环境好、气氛佳,食物也不错,但因为服务生的臭脸态度,导致用餐的体验不好,会让你之后再也不想去这间餐厅消费。(怎么好像常常听到:P)一个不好的服务体验,哪怕只是某个环节没做好,都有可能换来用户的白眼和顾客的流失。可见好的服务体验是多么的重要,而要设计或查看是否有做到好的服务,就建议可以使用「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我们想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研究,我们会用「同理心地图」(Empathy Map);想了解用户是谁,我们会用「人物志」(Persona);但如果想要知道用户在整个交互过程中的感受,这时候我们就得用「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
用户旅程图,顾名思义就是在研究用户的整个使用情境的流程,通常可以短至一次体验的开始到完成,也可以长到数天、数个月不等的长期经验,可依照项目的需求,自由进行。
用户旅程图,通常包含下面几个部分:
- 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 :旅程中的重要关键时刻 MOT(Moments of Truth)是什么?
- 时间点 / 旅程阶段(Stage):整个旅程进行的顺序?可分为哪些阶段?
- 痛点 / 甜蜜点(Think Purpose):旅程中的交互,对什么感到不足或是感到满足?
- 情绪(Emotional Journey):在旅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情绪变化?
制作「用户旅程图」的步骤如下:
- 定义用户:明确定义出这张用户旅程图是什么样的用户。
- 定义情境任务:在旅程过程中,会有哪些不同的事件发生?
- 用户与接触点的交互行为:不同情境下的事件,有那些是接触点,其顺序为何?
- 用户的想法:用户在每个行为背后所产生的想法是什么,有哪些痛点与甜蜜点?
- 用户的心情:用户在每个行为过程中,情绪会怎么起伏?
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
在整个用户旅程图中,「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可说是构成旅程的内核,每一个服务接触点相互链接,才得以提供一个完整的服务体验。UX Designer 通过拆解这些服务的传递过程,依用户导向来进行设计,让用户更加满意。而在这些服务接触点中,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关键时刻 MOT」(Moments of Truth),因为这往往是左右了用户再回来的关键决策点。
图片出处:stocksnap.io
关键时刻 MOT(Moments of Truth)
举例来说:当你想去搭乘桃园捷运并提早办理预办登机和托运行李,进入捷运站后会有多个「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包含买票、预办登机、行李托运、进入月台、上厕所、休息一下、使用网络 Wifi、确认车次信息...等,但在这个用户旅程阶段中,真正会左右你是否还会再愿意搭乘机场捷运的「关键时刻 MOT」(Moments of Truth)是托运行李,所以如果今天托运行李的流程很复杂,或是时间很久,导致问题很多,就会让你有很不好的体验,甚至考虑以后是否还要来搭乘机场捷运和办理托运行李。所以我们在看「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必须要找出最重要的「关键时刻 MOT」(Moments of Truth)来进行优化。
图片出处:桃园捷运
画完用户旅程图,然后呢?
在林事务所服务设计师林承毅的「用户研究实战工作坊」(参考数据:2)中,提到了 4D 转译工具顺序:
- 先通过「同理心地图」(Empathy Map),同理用户,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 再产出「人物志」(Persona),创造一个拟真的人物样貌。
- 接着才会进行「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找出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情绪,感知,与不满的痛点。
- 最后进到「利害关系人图」(Stakeholders Map),彻底掌握组织的组成架构。
通过以上 4D 转译工具顺序,这样才能确保能更完整地从点(同理心地图、人物志),线(用户旅程图),面(利害关系人图)的渐层方式来研究,达到全视角洞察的效果。由此可见,单是一张「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并无法完整进行全面的用户研究,但这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贴心小提醒
一张有效的「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通常会和「人物志」(Persona) 及「情境故事」(Scenario)一起制作或接连进行。而每张用户旅程图都应附上对应的角色描述,才能更真实地呈现旅程中的体验喔。
作者:Elan
参考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