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AUG
2017
[ I观察 ] 比保养品更有用的抗老方式
by 林琳达
比起妆画得不好,〝老〞似乎更容易被发现!
曾听过一个说法,说春天出生的人通常看起来比较年轻,若要追溯原因,大概因为春天日照时数较长、气候舒适,因此春天生的孩子大多乐观积极。这种推论有些根据但信者恒信(我是相信啦XD),若在其他季节生的人也不必为此沮丧,认真保养还是能保持好状态!
来说说近期的我关于抗老吧。老态是无法靠化妆隐藏的,更残忍的是,使用过多的彩妆品还会造成反效果。果然到了(接近)三十岁虽然对姊字辈的称谓已卸下心防,但对于在别人眼里的样子,还是希望依然是充满活力气息的少女(?)女人,对老敏感,但不轻易表现出来,除了在抗老品前多驻足几秒、朋友之间聊养生、聊健康也会显得特别起劲。女人在什么时候会特别卯起来保养?通常是受到某种刺激时,当然,如果身边极少能够刺激自己的人事物,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待在放纵的舒适圈内继续鬼混。等到发现追不上同龄女人的脚步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更加自暴自弃。那些经常抱怨的女性,通常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自我放弃,不忌口、不保养、不化妆、不约会、不购物、不运动、不进修......,工作以外的日子不爱出门,生活过得一蹋糊涂,找不到动力是一大原因。
比起20岁所做的保养,现在我们更有能力投资在自身($)、也懂得把钱花在刀口,不再需要有太多的犹豫不决,『老娘就是想要!』这样爽快地样子好激励人心。但唯一与老能并存而且能够衬托它,让老变成一件优雅的事,唯独『质感』,所以年轻女孩和夹脚拖鞋、路边摊牛仔短裤无违和感,而我们已来到白T和居家服都必须讲究的时候,白色衣物泛黄不OK、脱线不OK、剪裁不合身不OK,可以不必名牌,但细节再再显露高级与劣等之别,因此我们更有理由好好查看一下衣柜,趁换季做个大淘汰,再慢慢将质感放入。我想这是30比20更有魅力之处。
比起20岁的我们,要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去补足它,于是我开始找寻像质感一样能衬托老的东西,花了比染烫还贵上一倍的护发价格,把柔顺的发质找回来,太值得!已使用颈霜一阵子,发现和只是将用在脸部的乳霜少量轻抚过,效果天壤之别,分区保养呵护的颈部,肤触明显柔嫩许多。把自己打理好,是展现责任感的一部分。想着为健康有帮助的事,所以我们报名健身课程;想着吃什么对身材好,所以以前不吃蔬菜也觉得美味、戒掉了习惯喝的含糖饮料;想着让家人不为自己操心,所以时常给父母打电话,比起20岁时,我们更体贴、善解人意,懂得何时该对你好的人加倍付出,我又了解到,当人际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时,30才配得起30。
这么说,长大的我们对于质感而言,跟值得不值得为自己花钱息息相关?但其实是跟我们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关系更大,如果30岁看起来像20岁,对已在职场打滚七八九十年的人无疑是一种打击,因为身上行头、谈吐气质,智能与应对并没有跟着一起成长,到底,女人不愿被看出老态,也不愿和幼稚画上等号,我们终究追求的是不留痕迹的成熟韵味,『好好过生活』或许是对自己负责的证明。
对于〝老〞,我从敏感变得有点享受,它不仅止代表脸上的细纹和一直回不去的代谢率,还有因为经历而磨练出的智能,可以独当一面圆融地处理事情,能够理性沉稳地思考做出决定,畅所欲言的表达情感,愿意包容异于自己意见的人,更耐得住性子好好地把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完成,比起20岁,我似乎更明白喜欢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