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DEC
2017
回首来时路——成为 UX 相关工作者的契机与帮助最大的过往所学
by 痞客邦 UX
各路 UX 魔术师们,都有从新手村出发的那一天,或是转职的第一天。整年下来,痞客邦 UX 团队分享了许多任务作上的心得与分析报告;这星期的主题,则是回头看,看一些 UX 相关工作从业者,如何成为现在的他们。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请 UX Team 同仁们询问各自从事 UX 工作的朋友。问题一:什么样的事情或机会,让你开始从事 UX 相关工作?问题二:还没开始从事 UX 相关工作时,什么样的学习或经历,现在看起来对从事 UX 工作的帮助最大?以下分享各方回复的整理结果。
为了保护各路善心人的个资,文中将不会提及特定人名(以天干地支当代号取代)、公司或职称。
开始从事 UX 相关工作的起点
从搜集来的回复中,看得到两种趋势。其中一类人,在学时就遇到某种契机,让他们对 UX 相关领域产生兴趣,进而自我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并寻找 UX 相关领域的实习/工作机会。
- 「在研究所的课堂上接触到了脉络访查工作坊,通过实际跑了一次完整的流程引发了兴趣,进而再去找相关实习,就是一条不归路啦,哈哈!」by 乙
- 「念研究所时,在学校有机会接触到以心理学为出发点的人因/UX/服务设计演讲,才开始去搜索网络的资源,进而去设计系修相关的课程。」by 丁
- 「在英国念 MA Design 时,才接触到服务设计、设计思考的研究方法,这样的经验让我回国后知道可以寻找『用户经验』研究或设计的职衔,之后在电商领域展开第一份正式的 UX 工作。」by 己
另一类人,则在先前工作上曾接触 UX 的概念,遇到组织改造、内部转调、转职等机会时,决定把握机会进入 UX 工作领域。
- 「进入一个创新顾问团队,开始接触 UX 领域,并与 UX 团队有密切合作。」by 辛
- 「在公司与设计师合作的团队中,通过偶然机会内部转调,从前端工程师转职。」by 癸
- 「退伍后到一间网络公司做技术编辑,写文章介绍各软件。久了之后就发觉,跟性能比起来,UX 才是用户会在乎的事情,所以就跑去美国念相关的科系,回来就开始做 UX 相关工作。」by 寅
对现在帮助最大的过往学习或经历
多半的善心人热情地回答了不止一项,本以为会很发散,但经整理后,发现集中在某些项目。以下列出较多人提到的项目,并部分引用他们的说法。
一、研究法。又可细分为量化与质化两大途径。
- 「工业设计教导的方法论和问卷调查,都可以拿来现学现卖。」by 戊
- 「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一开始还对于 UX 领域广泛应用这些方法感到讶异。量化的部分只有很基础的概念;质化的方法则比较熟,田野、脉络访查、访谈等,都是大学时代就有一些底子。」by 丑
二、沟通。
- 「作为软件业务的经验,因为服务的客户对象多是企业单位,所以之后当自己的研究对象从一般消费者转换为是一间企业的时候,又可以比较容易去同理企业户与一般消费者不同的状况,而从事业务性质的工作,这件事情最大的价值是知道『会做人,就会做业务』,意思是好的理念需要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存在,这也是目前公司内部的 UX 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技能。」by 己
- 「过去就读口语传播学系,课程中学习到访谈、沟通、表达技巧都对于在从事 UX 研究时发挥非常实际的帮助。」by 庚
三、接口设计。
- 「设计背景的我,对于接口设计比较敏感,包含对整个网页的动线流程和视觉设计都有帮助,和技术与 UI (设计师)的沟通也比较上手。」by 壬
- 「观阅世界上所有的接口相关设计,在当时还没有 Mobile Device Design(透露出年龄),所以都是 Web 相关,不管是临摹,参考,分析,拆解,都非常有帮助。」by 子
四、程序基础。
- 「接口设计和程序技术的学习,对于工作上的沟通协调有很大的帮助。」by 甲
五、逻辑思考。
- 「学习逻辑性的思考对于工作会很有帮助,因为在工作中经常需要集成琐碎的信息以及提出重要的见解。」by 丙
六、其他有提到的所学或经历,包含:合作、同理心、表达、信息架构、网页设计、UI 设计等。
殊途同归
各路英雄的学经历背景,经追问后发现有些分歧;但谈到帮助最大的过往所学时,回复的项目又趋向类似。原因可能是我们访问的对象不脱老同学/前同事的范围,但也可以合理推断:UX 相关工作有其专业上的共通性,自然会不约而同地趋向类似答案。其实在 UX 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体认这是个海纳百川的领域,无论什么样的背景、学经历,都能帮助我们在工作上达成目标,因为我们的前提都一样——都关心「人」。若读者自己或朋友进入 UX 工作领域的故事很有意思,欢迎与我们分享喔!
作者:菲力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