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AY
2018
MIX 2018 创新设计年会心得:你就是没有人!Day 1
by 痞客邦 UX
「为什么没有人做,因为你我就是那个『没有人』,你可以跟我一样,跳出来做没有人要做的事。」by Richard。这是 MIX 2018 创新设计年会,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笔者之一是第二次参加 MIX 创新设计年会,比起去年的内容,今年又更加丰富与精彩,怎么说呢?今年的 MIX 创新设计年会感觉上视野更加宏观,有来自《信息架构学》一书的作者 Louis Rosenfeld 来分享信息架构的重要性、也有香港和大陆讲者分享着跨国设计的国际观点、更有许多台湾本土在地的讲者,分享可以如何让设计深入到社会应用中,不仅让今年的格局从本土到跨国,更正贴切了今年的大会主题「全局思考・破局应用」!
年会从开场那一刻就展现其国际观点、创意及幽默感:环绕 12 楼会场的窗帘随着开幕音乐拉起,而音乐则是星际大战电视频头曲!在星际大战日的一早接收到这项小惊喜,精神为之一振,也让人会心一笑。
信息架构学,就是要让信息更好找与更好理解!
Louis Rosenfeld / 信息架构学作者
由于之前刚好正读完《信息架构学》一书,因此对于这次大会邀请了作者 Louis Rosenfeld 感到非常兴奋。先前在读《信息架构学》时,觉得书中提到了非常多也非常详细的信息分类方式,从组织、命名、导览、搜索、Metadata、策略⋯⋯等,虽然很详细但却也让人感到复杂不易理解,然而这一次 Louis Rosenfeld 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来介绍信息架构,让书中的内容更生活化也容易联想。
Louis Rosenfeld 提到,如果一开始没有规划好网站的信息架构,就可能为变成一直增加一直增加,然后就成了乐高积木一样,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好的作法应该是让信息通过结构化,组织和标记信息的方法,让信息更容易被查找到和理解。就像 amazon 网站,从过去到现在的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Louis Rosenfeld 也将信息架构与台湾在地做了很生活化的链接,逗得在场大家哄堂大笑,他说:「来台湾前,我搜索了台湾夜市美食,发现了这张很有组织很有架构的照片,虽然不知道有些是什么食材,又为什么会放在一起,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有信息架构的组合啊!」
这也说明了,其实信息架构的应用,不仅是在网站、手机,更可以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学会了如何组织与收纳,如何整理与分类,其实就能发现许多事情都变得简单轻松多了。
在中国,没有 Mobile First,只有 Mobile Native!
Alfreda Yu / Isobar Experience Design Director
还记得这几年,在台湾,我们总会把 Mobile First 挂在嘴上;但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先进,上网越来越方便,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根本就没用过桌机,甚至在中国只有 Mobile Native 的这种说法。
Alfreda Yu 分享自己从西方设计的思维,进到中国大陆后所受到的震撼。在中国拥有自己独有的网络风格,除了提醒我们不可忽视中国大陆的影响力,更不可以仅想用西方思维直接套用到各个国家,而是更应融入当地的特色才是。
举中国大陆为例,中国大陆的网络市场有五大趋势:
- 微信的力量已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 创新在中国更是抢快,又称微创新。
- 手机原生代(没有桌机,直接用手机接触网站和 APP)势力不可忽视。
- 封闭封锁的市场。
- 手机支付已是常态。
单看中国每 60 秒会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看到微信每一分钟的消息数,就已超出全台湾人口数,且不论是从聊天通信、手机支付买东西、叫外送叫车、在线金流⋯⋯等,通过手机使用微信几乎已经是每一个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这是大大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现象。
从设计的角度来观察,在西方的市场,设计的风格更着重在企业形象(下图左边),反之在中国大陆,用户们更喜欢的是方便快速的功能性设计(下图右边),由此可见西方的设计风格在中国大陆不见得就能直接移植,这也说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数据的表现、用户的反应回馈,快速运行调整!
林庆达 / LINE 台湾服务企划团队负责人
在 LINE 的设计中,同样有着跨国设计的经验分享,为了维持一个产品的方向和标准,LINE 同时在印尼、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推出,通过数据得知,很明显各个国家用户的习惯截然不同,印尼和香港人喜欢看新闻,泰国人喜欢看星象,而台湾人则喜欢看电影,因此必须通过数据来找出 insight,并分析不同国家的用户习惯,快速调整出适合该国家的设计。
Gogoro 通过设计改变世界
叶权峰 / Gogoro 视觉设计总监
笔者之一身为长期的机车通勤族,相当钦佩 Gogoro 对能源革命的投入,也好奇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到底考量的重点有哪些。
人类作为地球上其中一种居民,已不再只是和其他居民「共存」,而是也主动制造了各种问题。交通污染,特别是汽机车废气,占了台湾空气污染的 36%。重视此项问题的各方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推广大众运输工具、限制私有载具、改进油车引擎、鼓励电车代替油车⋯⋯。
Gogoro 的团队尝试在台湾人的交通决策(拥有机车)与改善空污问题(电动车的能源共享)两者间取得平衡;拥有与共享并不互斥,Gogoro 电动机车的诞生与其持续演化正说明这点。然而,为了让产品的价值与概念传达给用户,产品设计上必须「说故事」。
Attract 吸引:如何让人半秒内认出 Gogoro?靠颜色,运用电的颜色 (electric colors) 展现在车体、在安全帽上。如何让别人知道 Gogoro S 速度很快?从 logo 上 S 的双线条设计,就足以 带给别人赛道印象及速度感。
Engage 参与:车体的配备,可以展现车主的个性。除了车种、颜色,车主可将机车弄得较为越野的、都会的或居家的;同时也表示车子可以有各种可能,车子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展现不同个性。
Connect 链接:车主与车子的交互体验,通过行动设备合而为一。车主会因骑乘习惯得到徽章,例如常晚归的车主,会得到「德古拉」的徽章。除了徽章,行动设备成为私人导航,记录车主的动力输出、骑乘操控习惯,例如平均骑乘倾斜度等。
通过说故事的产品设计,Gogoro 将其理念与价值传达给用户。身为那个「没有人」,Gogoro 从台湾出发,解决在地的问题,并进而改变世界。
(文章未完,请前往阅读 MIX 2018 创新设计年会心得:你就是没有人!Day 2)
作者:Elan & 菲力普
推荐阅读:
- MIX 2018 创新设计年会心得:你就是没有人!Day 2
- MIX 2017 创新设计年会心得:勇敢转型吧!
- 想换工作?视觉设计师转职 UX 设计师甘苦谈!
- Task——访谈文本纪录的动机探勘法
- UX 便利贴观察法
- 我当 UX 设计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