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OCT
2018
新北淡水|旅游懒人包|三天两夜亲子漫游小旅行-百年旧时光|深度体验淡水怀旧行|十三行博物馆|云门剧场|沪尾𪿫台|海关码头|淡水老街|红毛城|渔人码头|台北旅人|合作
by 郑小柔Charlene
新北市‧淡水区旧称沪尾,新北市拥有最多古迹的地方,是非常适合慢慢品味的文青城市,
充满故事与古早怀旧气息,在历史上,此处也曾经是西班牙登陆台湾北部散播的起点,
因此蕴含丰富的人文古迹,交织着古今中外的历史回忆,
最迷人之处,就是背山面海的独特景致,吸引许多文人及艺术家长居于此,
激荡出属于淡水特有的艺术文物,这次我们安排了三天两夜亲子漫游小旅行,
主要以步行及自行车,深度探访体验淡水怀旧文物与百年旧时光。
三天两夜亲子漫游小旅行(行程参考)
DAY1:十三行博物馆→云门剧场→沪尾𪿫台→海关码头→淡水老街→夜宿淡水(台北旅人)
DAY2: 淡水古迹散步(淡水游沪旅游中心:福佑宫、重建街彩绘巷、红楼、木下静涯故居、马偕街)→淡水自行车漫游(淡水文化园区:壳牌仓库)→夜宿淡水
DAY3: 淡水古迹散步(红毛城、真理大学、小白宫、多田荣吉故居)→挖子尾自然保留区→淡水渔人码头
【DAY1】
十三行博物馆
营业时间:09:30–18:00(周一休)
电话:02 2619 1313
地址:新北市八里区博物馆路200号
门票:80元(儿童/新北市市民免费)
官网:http://www.sshm.ntpc.gov.tw/
十三行博物馆建筑物及广场共约四公顷,位置为十三行文化遗址,
也是台湾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馆,设有遗址出土各项重要文物常设展、
特展厅、考古学习体验室,馆中介绍有关十三行文化、植物园文化及圆山文化等,
过去的遗迹与背景,刚好可以跟学校教学的内容相呼应,很适合带着小朋友来参观探索,
更有各种有趣的交互式设备,像是VR虚拟实境体验、儿童考古体验室、
文物修复、免费变装,慢慢参观大概需花费1.5~3小时左右。
十三行文化分布地区,在西海岸地区由淡水河沿着海岸向南,
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东则沿着北海岸、兰阳平原、奇莱平原北侧的三栈溪,
也是目前台湾唯一,确定拥有炼铁技术的史前居民,十三行遗址更被内政部订为国家二级古迹。
博物馆4楼的透明时光空桥,高达18米、长达15米,
随着脚步移动往下观看距今1800~500年前的十三行遗址考古探坑,
空桥尽头,可以欣赏淡水市景,更正对观音山的清水混凝土墙,
直指6500至4500年前的国定大坌坑遗址,深具历史意义,
空桥的独特设计,呈现时间的流动与深邃,别忘了在这美丽的透明时光桥拍照留念哦!
云门剧场Cloud Gate(云门舞集)
开放时间:10:00–17:00(周一休)
电话:02 2629 8558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一段6巷36号
官网:http://www.cloudgate.org.tw/
云门舞集在2008年的一场意外的火灾,
而烧毁在八里乌山头租借16年的铁皮屋排练场,
2009年重建于淡水,云门剧场除了是云门舞集外,
也邀请其他艺术家与团队在此进行创作、展演;
朱铭美术馆更提供「人间系列」雕塑展,庆贺云门剧场开幕,
生活感十足的雕像组,群罗列户外空间,趣味盎然呢!
云门剧场旁还有受人关注的STARBUCKS 星巴克 (淡水云门门市),
是网美IG打卡热点!盖成梦幻玻璃屋,好像森林中的文青空间,流线型的座位区,
更呼应了云门舞集流畅的意象,散步、看日落、喝着咖啡,真是惬意啊!
「书与咖啡是创作时的重要灵感来源」是云门创办者-林怀民所说,
因此这边还设有大树书房,是个悠静看书空间,往阳台上爬,
更有露天座位,在这里看书,仿佛沐浴在森林花草之中,实在幸福。
沪尾𪿫台(沪尾砲台)
营业时间:09:30–17:00
电话:02 2629 5390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一段6巷34号
门票:80元(儿童/新北市市民免费)
沪尾𪿫台就在往云门舞集的门口旁,是清法战争之后,清廷为了加强台湾的海防建设,
决定在澎湖、基隆、淡水、台南安平、高雄旗后五处海口,
建十座𪿫台以利防御,西元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
聘请德国籍工程师巴恩士,以西式𪿫台为范本督造此十座𪿫台,沪尾𪿫台便是其中一座。
▼不只有𪿫台及相关文史可参观,还有VR实境体验跟3D绘图可拍照。
海关码头
开放时间:户外全天候/室内 9:30-18:30
电话:02 2623-1001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259号
.
整修好久的淡水海关码头,于近期整修完毕并开放!原建于清末,
一百五十公尺的浅水码头共分三段:岸壁、堤面、岸后,
由观音石或唭哩岸岩交丁相砌而成,工法精纯。
设有历史悠久的「洋楼」,规划许多船舶元素,也有从日本引入的投币咖啡机,
买杯咖啡,在洋楼内规划的座位休息片刻,二楼还可以远眺淡水海景。
园区位于淡水红毛城下坡的低矮平台上,其实从淡水老街直走,就可以抵达,
我们安排从淡水海关码头往回走到淡水老街,可远眺淡水河口及关渡大桥,
刻意选在黄昏的时候,顺便欣赏最著名的淡水日落!
接连几天下雨,来到淡水刚好转晴,因此看到有别于以往的日落景致,
远方的天空像是破了洞似的,阳光从里头透出,很像上帝光乍现,
很难得的景色,周围的游客都惊讶地,拿起手机拍照呢!
更有充满古味的港务仓库,是淡水港端口时代的见证物,
不定期设有展览,其旁还有船舶造型设备艺术,
看起来很像霍尔的移动城堡,可进入内部,仿佛真的在船上!
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有许多设备艺术跟交互式游戏及儿童游乐设施,
丰富多元的规划,像是小公园一样,让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记得拿起手机,来个AR交互之旅。
淡水海关码头往回走,便是热闹无比的淡水老街,
淡水港曾是北台湾第一个激活的港口,因基隆港的开通及泥沙淤积,
逐渐丧失商务功能,而转型为观光,街道两旁林立热闹商店,
有浓浓古早味的饼舖、杂货店,也有卖潮流服饰、玩具,
当然还有最吸引人的人气美食,像是阿给、鱼丸,四处可见古早味现烤蛋糕、烤鱿鱼、
阿婆铁蛋、鱼酥、巨无霸冰淇淋、臭豆腐等,都是来到此地旅游,必吃的庶民美食。
▼艺术创作、街头艺人随处可见。
淡水老街分成外侧靠淡水河岸的部分(金色水岸步道)与内侧的老街,
傍晚时,在金色水岸步道,可欣赏夕阳落入海面的美景,
大片草皮还可以供孩子们在这里嬉戏、奔跑、玩飞机、放风筝,
华灯初上,就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淡水特有的夜景吧!好浪漫呀!
【DAY2】
淡水古迹散步:淡水游沪旅游中心、福佑宫、重建街彩绘巷、红楼、木下静涯故居、马偕街(约一小时)
淡水福佑宫
电话:02 2621 1731
地址: 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200号
在淡水老街享受美食及逛逛特色商店外,还可以寻幽访胜,
周边有许多古迹,可以挖掘淡水的老旧历史回忆哦!
淡水福佑宫俗称「淡水妈祖庙」,主祀天上圣母妈祖,为新北市三级古迹,
淡水福佑宫、淡水清水岩、淡水龙山寺与淡水鄞山寺合称为「淡水四大庙」;
来到福佑宫不得不朝圣一下两个镇庙之宝-「翌天昭佑」匾额及「望高楼碑志」,
「翌天昭佑」匾额,相传中法战争时,妈祖曾显神力助战,经巡抚-刘铭传奏请光绪皇帝,
微赐匾额,现今仍悬挂在正殿;「望高楼碑志」于嘉庆元年(西元1796年)所立,高约90公分,宽约45公分,
嵌在福祐宫前殿之右侧内墙,极具历史价值,望高楼是台湾最早的灯塔,以利黑夜时,指示船只向灯塔的南边进港,
入港的船只皆至福祐宫捐献香油钱,除祈求平安,石碑也能让人暸解早期沪尾社会状况与淡水河运关系密切。
隐藏淡水老街中的3D立体彩绘-重建街彩绘巷
融入在地元素:妈祖、寺庙、红楼、海岸等淡水景点特色,
形成一幕幕色彩缤纷的彩绘阶梯(墙),让平凡无奇的小巷子,成为艺术街道。
重建街(九崁街)是淡水第一条商业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是游客体验淡水山城味道最好的一条街道,往上走可延伸到恋爱巷,
是淡水重建街14号旁的小巷,曾有电影以及电视剧在这里取景,亦是拍婚纱照的好地点,
恋爱巷其由来据说是过去牙医作家-王昶雄,通过画家-陈敬辉,认识并喜欢上了陈敬辉的入室弟子-林玉珠,
而在两人谈恋爱时,王昶雄常常会送林玉珠回清水街,路程中会经过这条小巷,
因此这条巷子便成为两人的恋爱巷,许多游客会慕名而来,感受恋爱巷的旧时氛围。
▼巷弄内有王昶雄的家及拥有百年历史四连栋、香草街屋。
淡水红楼
营业时间:11:00–22:00
电话:02 8631 1168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三民街2巷6号
「淡水红楼」因有着殖民地式红砖建筑的外观,因而得名,红楼与白楼并称淡水双楼!
始建于1895年,曾经过数次改建,还从红楼变成黄楼,
但在2000年后代屋主整修后,又恢复红楼外观,并改成红楼餐厅,
虽不是政府所核定的古迹,但象征了黄金淡水的繁华,更见证了淡水一世纪以来的发展,
小柔之前也有到过红楼餐厅用餐,整个环境气氛,充满旧时的复古味。
木下静涯故居就在红楼旁边,木下静涯是日本画家,
他与画友相偕前往观摩印度石窟壁画途中,顺道来台湾拜访同胞,
不料某画友罹患伤寒,他因此自愿留下看护,以至盘缠用尽无法返日,
滞留台湾的他,爱上淡水的美丽风景,于是在此定居,并将妻儿接来同住,
他的房子为两层砖造瓦盖楼房,可眺望淡水河,他便取名此楼为「世外庄」。
▼木下静涯留下「好日好日又好日」的短句后,撒手西归,享年102岁。
马偕街是昔日沪尾街(今中正路),
因清代马偕博士以此地,作为其宣教与医疗的基地,
对北台湾的宗教信仰、教育医疗,甚至历史文化造成深远影响,
战后为纪念马偕博士,而将龙目井街改名「马偕街」。
▼沪尾偕医馆是市定古迹,也是台湾北部第一家西式医院,是马偕纪念医院的发源地。
淡水长老教会(淡水礼拜堂)就在沪尾偕医馆旁,也是市定古迹,
仿歌德式红砖建筑,有一方型钟塔,内部为木架天花板,
且保存一个自1909年开始使用的古风琴,淡水礼拜堂今日依然在使用中,
是淡水地区最大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聚会所,教会前的广场,展示着油画家-陈澄波的淡水相关画作。
淡水自行车漫游-淡水文化园区:壳牌仓库(英商嘉士洋行仓库)
开放时间:09:00-18:00(周一休)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鼻头街22号
门票:免费
淡水文化园区:壳牌仓库就在捷运淡水站出口右侧,
是淡水开港通商黄金时代的重要遗迹,也是北台湾少数仅存的洋行仓库,
设有四座大型砖造仓库、三座小型库房、铁道、月台等历史建物,
园区内设有「淡水壳牌故事馆」,展出壳牌仓库的历史与发展等,
还有各种艺术展览,像是书法展之类的,更有许多文创商品贩售。
▼壳牌仓库园区眺望淡水河及老街。
【DAY3】
淡水古迹散步:红毛城、真理大学、小白宫、多田荣吉故居
淡水红毛城
营业时间:09:30–17:00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28巷1号
门票:80元(儿童/新北市市民免费)
红毛城原名「圣多明哥城」,是淡水的市定古迹,
为西班牙人17世纪建造,后来荷兰人打败西班牙人而占领此城,
荷兰人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并命名为「安东尼堡」,
而由于当时汉人称呼荷兰人为红毛,因此这个城就被他们称作红毛城啰~
之后300余年间,红毛城多次易主,清末改为英国领事馆,民国69年交还我国,
73年正式开放供国人参观,全区分为红毛城及英国领事住宅两部份,
并可由此眺望落日(昔日淡水八景之一:戌台夕阳)。
小白宫(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
开放时间:09:30–18:00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真理街15号
门票:80元(儿童/新北市市民免费)
步行穿越真理大学,直达小白宫,面对淡水河,为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现为市定古迹,
白色灰泥外观是西班牙白垩回廊式建筑,洋人俗称小别庄,
早期与另两栋助理与职员宿舍并称"埔顶三块厝",后因战火,
仅小白宫留存至今,现内部规划为艺文展览空间。
多田荣吉故居
开放时间:09:30–17:00
电话: 02 2620 5092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马偕街19号
多田荣吉故居为市定古迹,位在埔顶山丘的半山腰,基地居高臨下,
可俯瞰淡水河岸及观音山优美的风景,真的很漂亮!
建筑物以红桧木搭建,外墙的雨淋板、屋顶的黑瓦以及屋内的平竿缘天花板,至今仍留存,
亦是全台第一间接续自来水管线的民宅,不仅对当时台湾自來水事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是本宅最有歷史性纪念的价值之一,现场还有风铃DIY可以付费体验哦~
挖子尾自然保留区
开放时间:24 小时
电话: 02 2610 2621
地址: 249新北市八里区挖子尾街
为保存红树林及其生态系而设立的自然保留区,
位在淡水河口左岸,因为入海口地形弯曲,被称作「挖子」,
又因位于淡水河道最后的转弯处,于是将此处称为「挖仔尾」,
近年新北市政府建有八里水岸步道,链接周边并规划自行车道。
淡水渔人码头(淡水第二渔港)
电话: 02 2805 8476
地址: 新北市淡水区
淡水渔人码头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东岸,
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渔业港口,邻近沙仑海水浴场,
以其夕阳景色及新鲜的渔货闻名,也是来淡水不能错过的景点之一。
来「渔人码头」一定不能错过的两大地标,一个是可以眺望海景的绝佳场地「原木栈道」,
另一个是白色风帆造型的招牌地标「情人桥」,夜晚来临,整座情人桥依序变换浪漫的五彩灯光,
更是美拍、IG打卡热点,邻近的淡水福容大饭店,首度引进台湾的旋转式观景塔「情人塔」,
拥有百米高的绝佳视野,还能「360度欣赏渔人码头无敌海景」,每次乘坐时间约6分钟。
三天两夜亲子漫游小旅行食宿参考:
大吉祥香豆富
开放时间:11:00–20:00(周三休)
电话:02 2621 0719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学府路171号
推荐:麻辣鸭血臭豆腐
淡水超有名的大吉祥香豆富,店内只卖两样东西,就卖得吓吓叫!
石墙仔内自家烘焙咖啡乡土料理
营业时间: 11:00–19:00
电话: 02 2621 0252
地址: 新北市淡水区忠寮里大埤头3号
推荐:乡土料理、咖啡、甜点
内行人才知道的隐藏版美食,位在淡水山上,建议开车上来,
若骑自行车至少也要骑一小时以上吧...有许多古玩及乡土料理,美丽的景色搭配甜点及咖啡,太享受!
野营咖喱 Kyanpu Curry
营业时间:11:30–21:30(周四休)
电话:02 2621 8733
地址:新北市淡水区中正路330-1号
推荐:咖喱饭
在地人狂推!来淡水必吃的咖喱饭!泰式咖喱也好吃唷~
台北旅人 国际青年旅馆 Taipei Travelers International Hostel
电话: 02 2625 8222
地址: 251新北市淡水区三民街22号
agoda订房: https://goo.gl/ijjahK
台北旅人是有电梯的背包客住宿,主打上下舖个人床位,很适合自助旅行,
便宜又划算,一个晚上才台币650元,早餐还有简易的咖啡吐司,
重点它位在淡水老街内,多留宿一晚,才能细细品味淡水。
▼短片欣赏
▼Yahoo!奇摩首页
▼Taipei Walker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