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JUL
2020
「登山Let's go」循着旧铁路轻便道走一趟古早的民间传说@孙龙步道+莺歌石步道
by 雪人
今年的夏天创下历史最热纪录
即便是在室内 如果没了冷气 就仿佛身处炼丹炉中
每次找屎人骨头一起爬山 总是会被他骂我神经病 热的要命还去爬山
殊不知 待在平地才是炼丹炉吧 尤其台北是个盆地 每每只要一到山上便是天然的凉风
即便汗流浃背 但是只要站在山顶 看着脚下的风景 吹着怡人的凉风 就是 雪人喜爱山林的主因
母亲节带着妈妈一同来搭火车爬山啰~~
今天要来的是莺歌车站的孙龙步道 去年曾带小欢孩来过 没走完便被劝退
今年来挑战全部走完啰~
祖孙三代一行四人 搭上区间车来到莺歌车站啰~~
孙龙步道是从宏德宫(孙膑庙)走到碧龙宫 取起点跟终点的名字来当作步道名字
今天的路线 是满满的民间传奇呀 全程犹如民间故事主题步道 今天也是用此借口把小孩拐出来
1.孙膑就是小时候民间故事中的鬼谷子的得意门生 小时候好爱看孙膑斗庞涓的故事 孙膑就是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的后代
2.碧龙宫主祀一块乌龟石 据说十分灵验
3.莺歌石传说 5月初才刚走过鸢山 莺歌石跟鸢山的传说实际走一遭 寻找郑成功的足迹
莺歌车站出站后大约走个10分钟 即可抵达宏德宫 开车的人可将车子停于此处
围墙内就是宏德宫 今天就不去拜访孙膑了 改天再来跟他老人家讨教兵不厌诈之道
孙龙步道除了是宏德宫跟必龙宫的联系道路之外 前身也运送煤矿的采矿台车轻便道喔
去年来的时候 还没有此意象呢~~难怪步道上有个二坑隧道
才走没多久 巧巧就发现了一只非洲大蜗牛
孙龙步道上有许多座拱桥
步道上种植了许多油桐花 不过此时已经是 5月中旬 桐花大部分都掉光了啦~~
或许明年4月可以再来此处赏桐花
二坑隧道到了喔~~
隧道短短的 古时此处是采煤台车所必经要道 因为要截弯取直 所以才打通
步道前半段皆是平缓好走的地形 很建议亲子来走喔
但接下来的路段开始要爬楼梯陡上 雪人的妈妈爬完此处 满脸通红
所以建议老人家或是小孩 走到此处即可回程
开始不客气的陡上阶梯 虽然只有400m 但直线陡上也是稍稍吃不消呀
互益二坑遗址
楼梯 还是楼梯
背后的石头 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只蹲着的青蛙?
强颜欢笑的雪人妈妈 拍照前一直跟我抱怨说很累
然后说要拍照就秒露出笑脸 是说 我妈秒变脸功力也太强了吧
蕈菇达人的雷达又搜索到一堆蕈菇
拍了这张照片 老妈我瞬间身体好痒呀
密集恐惧症~~立马快闪
加油 快到休息平台啦
这边是一处三叉路平台 前方楼梯往下可续走碧龙宫 左方楼梯往上可直走牛灶坑山 右边直行没几公尺 可看到观景平台
前方庙宇即是碧龙宫喔
再加把劲~~快要到了
对面是三峡方向吧~~
往下前往碧龙宫
这一只是埔里红弄蝶 居然乖乖的停在那边让我拍照
抵达碧龙宫啰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楼梯上的3D绘画
走到碧龙宫后 我们在此吃个午餐 休息一下
莺歌碧龙宫,俗称龟公庙,原因是供奉一颗状似龟壳的石头。
之所以会供奉一颗石头的原因呢 又是一段传奇故事了~~以下摘自维基百科
曾担任北莺里长的曾钦舜在台湾日治时期末,有一天到此庙所在的山区给父亲曾明红送便当,
意外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块状若乌龟、背面形似八卦的石块,感到好奇,并告知父亲。
此事传开后,许多民众慕名而来膜拜 这就是龟公庙的由来啦~曾明红因患气喘多年,向此石块祈求能痊愈,约一个月气喘病痛居然解除,就盖一间小庙供奉此石,陆续不少镇民向它膜拜,并敬称为「龟公」、「龟公神」、「八卦祖师」、或「先知真君」。
龟公庙内有许多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 ~~在这边吃吃喝喝完 两小以为可以回家
但是妈妈我怎可能让他们如此轻松?!
两个小鬼一直指挥我要拍这个拍那个 突然眼尖的亿仔跟我说 妈妈 小心有青蛙
雪人这才看到草丛中居然有只蛙 两个小恶魔 在家老是找不到妈妈要的东西 到野外的视力倒是很好嘛~~
突然树上跑来一只攀木蜥蜴
碧龙宫有饮水机 可以补水 是个绝佳的午餐休息点
吃饱饭后 继续往上走了
爬完这楼梯 就会看到一凉亭 凉亭旁边是龟公山的三角点
登顶龟公山到啰~
陡上阶梯让雪人妈妈很是疲惫 我们就在凉亭稍微休息一下!!
休息一下 继续往牛灶坑山&光明棱线走
山棕的果子
接下来的是平缓的泥土路 因为走在棱在线 很是平缓 走起来也很是舒适
牛灶坑山到啰
接下来是光明棱线 走在这路段非常的舒适 因为都很平缓好走 又有树荫屏蔽
又是处在棱在线 当微风徐徐吹来 真的比冷气还要透心凉
突然发现大一只椿象 请教过专家 原来这只叫做黄胫巨缘椿象
接下来是光明棱线步道 走起来好舒服
途中经过一片竹林 仿佛要走进龙猫的森林领域中了
比起石阶路 雪人其实更喜欢泥土树根路呢
看到这指针号要左转往孙龙步道走喔
森林中的平缓小径
两个小坏孩边走边聊 边走边玩 又边走边吵架
光明棱线步道 走到此处 我们要往左下去莺歌石步道了
往莺歌石步道是下坡 会经过一陡峭石壁
若有带小孩来 请务必小心脚步
相思树的花 相思树的木炭可是很棒的呢
一般窑烤都会使用相思树或龙眼树的炭 烤起来会有淡淡香味
莺歌石到啰 记得小时后跟姊姊搭火车去桃园看伯伯 都会经过莺歌车站
以前在火车上直接往上看 就可以看莺歌石 但由于前几年莺歌车站改建 目前已经无法在火车上直接看到啰
莺歌石也是跟民间传说 跟上上周刚爬完的鸢山都跟郑成功来台湾有关
雪人很开心的要讲述这段郑成功为民除鹰哥精跟鸢怪的故事 谁知亿仔冷冷的说妈妈你讲的好无聊 这故事我听过 应该是这样的.......
根据淡水厅志古迹篇记载:传说在明朝末 年,三峡地带有一头大鸢精盘据山头,同时隔着大汉溪对岸,另有一只莺歌精为乱,
两只鸟精为比高下,分处两岸彼此相对峙,整日互吐雾气,日久成瘴,使得两地间烟雾迷漫,致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正巧郑成功来台,行军路经此地,忽然阴气笼罩,云雾飘茫,军队迷路无法通过,
郑成功查觉妖气沉重,于是挥剑斩断莺歌精之鸟头,复下令士兵砲击对岸之鸢精,从此两地间之空气得以恢复往昔之清新,
也就形成现今三峡地方断了颈的鸢山及一只莺歌精头。
可恶 居然还被自己小孩打脸 ......
往下走 会经过一洞穴 亿仔迫不及待 爬上去
巧巧看到也爬上去看
洞穴内有莺歌石的由来
但是 看到民国十六年的字样 感觉有被涂改的痕迹
猜测会否是昭和二年 =民国十六年???
当初 我拍照时觉得石碑有些怪怪的 感觉这碑石跟原先岩洞的颜色不太一样
回家后 在网络寻找数据时 原来这原先是个幽洞 据说深不可测 后来因为某些因素便用水泥把洞封起来了
还请了关公跟土地公公来镇守 至于封洞的原因 又是一个都市传说啦 超可怕的 为避免做恶梦 我就不说了
好奇的就自己上网查吧~
之后走到北莺公园休息一下 两个趁机玩翘翘板
今天的健行路线 一圈O型走下来约莫5km
健行日期:2020.05.10
亿仔:8Y
巧儿:6Y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