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AUG
2020
【益智玩具】货真价实美国认证STEM!Qbi益智磁吸轨道玩具
by 白丸子
因为本业是做网络行销加上有双男宝的关系,
这款Qbi益智磁吸轨道玩具我从他们上啧啧募资平台时就有在关注、
一开始没入手是碍于孩子太小,这种玩具难度太高,
但现在大宝三岁九个多月、二宝两岁半,
这种需要动脑、可以激发创意的益智玩具才能吸引我。
Qbi益智磁吸轨道玩具
我这次入手的是同乐组,总共有四台小车加两本学习图卡,
这种轨道玩具就是要尽量提供多一点的零件才会好玩
预算够的话不要犹豫,不要买独享组,
至少至少两台车陪孩子一起玩,乐趣才能更加倍!
两本学习图卡的主题分别是色彩排列跟立体动物,
让我比较惊艳的是因为看了这图卡,才知道Qbi不仅仅是轨道玩具,
还能衍伸出更多不同玩法,难怪在募资期间就能获得四千多个家长的认同,
创下台湾玩具类群募最高纪录。
群募要达标没那么容易耶,整个配套的行销、产品力,
必须要在默默无名草创时期就获得实际转单,代表产品必须具备一定实力,
或是概念够创新、以及有打到市场痛点,家长才会肯下单购买,代表这真的是好东西啊!
开箱后首先看到这本桌面型挑战卡。
挑战卡提供了许多轨道关卡,从简易到困难,
真的是拯救了像我一样对轨道不熟悉也没创意的妈妈以及小小孩。
以我来说就是个标准文科妈妈,能做出什么轨道呢?
可能就是基本的坡道、直线跟转弯吧?(拜托那种弯曲的路线没看挑战卡我真的没有idea)
小小孩呢,也绝对不可能在刚接触这玩具时就可以自己天马行空的去拼凑,
一定需要一些参考数据让他照着做。
照着做也很好,默默地训练他对于立体、平面的空间及逻辑概念,
有了基础概念之后,才有能力独立朝向更高端的玩法或激荡出自己的创意。
所以初心者满建议要搭配桌上挑战卡一起入手。
以下两位是只能乖乖等候妈妈拍完照才能玩的两只小孩,
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及想伸手触摸的冲动
虽然看过很多网络上针对QbI的介绍,但实际摸到这个积木还是很惊喜。
触感很棒质感也真的好!完全颠覆妈妈对于轨道玩具的想像,
想像中的轨道玩具要不就是实木要不就是乐高、滚球积木这些路线,
但Qbi积木是运用六面不同轨道形状且结合磁力设计的正方体积木,
觉得当初发想设计出这样积木的人真的非常厉害!(成功量产也很厉害!)
除了正方体的磁力轨道积木之外,也搭配了三角形斜坡积木,
车子除了走直线曲线,当然也要能上下坡才能满足难保对于轨道玩具的幻想啊!
(其实还有附停车库哦,超好玩)
妈妈本身对于积木比较好奇,但两只男宝眼里真的只有这四台车。
一看到车大宝就说,马麻我要blue!blue是我的!
然后开始分配green是把拔的,red是马麻的、purple是底迪的~
然后就开始噜噜噜。
我真的完全、一点都不意外车子在他们手上就是噜噜噜...
孩子啊,这四台车可以更好玩的~~~~
这四台「手动惯性小车」,是经过Qbi不断的测试,
最终使用「惯性齿轮」来作为小车前进的动力。
好的,以上官方文宣我这文科女真的看不懂,实际操作看看后简而说明之:
「就是会非常敏锐反应出手部的力道,稍微大力一点车子就会失速冲出轨道翻车,
但是太小力车子也会停在半路上,而且将车子放在轨道上时若重心压不好,车子会很容易翘孤轮」
坦白说连大人都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好好的控制这手动惯性小车,
但上手后会满有成就感,想尖叫的程度: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啦~~~
妈妈终于肯让他们玩了
大宝一拿到先简单把玩一下、熟悉一下手感。
跟我指定要玩桌面型挑战卡的连续弯道,还好有参考图妈妈OK的!
三两下就拚好给他。
一开始我会先拚给孩子们玩,原因是我希望先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组玩具的乐趣,
先喜欢上益智玩具,再来引导让他们自己看挑战卡。
玩没多久,两只决定邀请手边的Tomica小车一起玩XDDDD
Tomica当然不兼容于这轨道玩具,但反正现阶段他们玩得开心比较重要。
再换个摆法让他们尝试看看用Qbi小车进行飞车!
大宝3Y9M入手Qbi约一个月,偶尔才能成功将Qbi小车放在轨道上。
而二宝2Y6M完全没有成功过,但是他光看Qbi小车翻车、翘孤轮就笑得超嗨,
所以真的也不用追求孩子要将小车成功放上去轨道上啦,
看你笑得这么开心就值得了
因为有磁性的关系,Qbi积木比其他市面上一般的积木都更好堆栈,
轻而易举地就能一直往上叠。
终于兄弟齐心将Qbi积木都堆高高了,变成他们两个最爱的101,
然后就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Qbi益智磁吸轨道积木我们入手一个多月,大致上我很喜欢。
也期待两只男宝可以一直一直喜欢这组玩具,开发出不同玩法
Qbi益智磁吸轨道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