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AUG
2020
「生活拍拍走」穿阅新北~假文青的真文史小旅行@探秘海山神社的前世今生
by 雪人
某天午休上网搜索适合小坏孩们的暑假活动时 赫然发现新北市图书馆有举办穿阅新北的活动
由新北市图的各个分馆各自展开在地的人文古迹活动 刚好中和员山分馆举办的正是海山神社遗迹的导读
正好带着两小一起去走走 寻找多年前的历史遗迹~~这个主题 穿阅新北的主题下的真的好
新北市总共29个区 每一个区都有每个不同的故事 且即便是居住在当地多年的居民 相信也不会了解当地的故事
像我从小住永和到结婚后才搬去板桥 住永和快要30个年头 若你问我 永和是民国几年被中和分割出来的 我也不知道
此次以实际走读的方式 实际体验与接触在地的人文 胜过在图书馆内吹冷气看书的感受要强百倍呀
此次的海山神社遗址导读主讲人为中和庄文史研究协会的荣誉理事黄政瑞老师来主讲
哇~~如此机会 离家又这么近 怎么能不参加呢 当然要立马报名!!
海山神社遗迹就在员山公园附近 其实之前午休时 雪人就有来这边走走拍照
所以 对地理位置很是熟悉 但今天一停好车 两小便吵着要去员山公园玩
扼~~38度的高温 小孩只要有得玩 就会完全忘了热!!
尤其员山公园完全无屏蔽 两位小朋友完全不担心老木在艳阳下当场融化吗?
今天就是在这栋积穗里活动中心前集合, 后来听老师说才知道 原来这栋建筑以前就是海山神社的正殿
这阶梯是以前神社的参道~~
目前神社仅存的只剩这个之前第三鸟居的基座
目前被个压克力给保护着
基座旁有说明牌解释海山神社的前世今生
昭和13年 (民国27年) 由于七七事变的关系 台湾人民开始对于日本政府的统治有些反抗手段
因此 日本政府开始着手皇民化运动 强制人民要拜神社 其中一个手段即是一街庄一神社
海山神社属于中和庄内 (现今的中和及永和) 也隶属在台北州海山郡 (中和 永和 板桥 土城 树林 三峡 莺歌)
但是日本人建造神社时的传统习俗是要有山有水的环境 树林 三峡 莺歌太过遥远 土城没水 板桥没山 因此选择了中和员山地区的小山头
蓝天 白云 遥想多年前的前世今生
站在参道阶梯上 一个瞬间 仿佛看到80多年前的神社热闹光景
虽然此时神社已遭拆除 但是却还是在历史的轨迹留下了一撇
海山神社旁还有这个积穗配水池 讲到这个 跟日治时代的水道有关系 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接下来我们走下参道阶梯 往下方的防空壕去~
昭和15年 开始爆发战争 为了避免空袭 所以开始募集青年帮忙在神社拜殿下方 挖掘防空洞~~
当时防空壕顶部由木板遮住 为防止坍方 再加以相思木支撑 之后 日本战败后归还台湾后 海山神社遭到拆除 并鼓励华侨归台经营 此地改为台新纺织
之后台新纺织将防空壕用以水泥改建 用作员工福利社使用~~
防空壕内四通发达 以前有数个出口 目前槿剩三个完整出口 (其他的皆被堵住了)
讲了这么多 接下来 老师就带我们去防空壕内探险了
天呀~~今天这活动真的超级棒 平日大门深锁的防空壕 今天居然有机会入内参观 真的太棒了~~
说明牌 有着以前海山神社的全貌
防空壕的门口上还写着 清梳 粗纱 摇纱等字样 应该是台新纺织时期当作仓库来使用
另外一个出入口
准备好了吗? 探险时间到啰~~
一进入防空壕内 便是凉意四起
室外38度的气温 一进防空壕 便是天然的冷气房
防空壕内四通发达
我问老师 最远大概到哪里 老师说最远的入口可以到海山宫呢!!
还看得到墙壁上写着纱厂职员员工福利社的字样
请原谅我的手残导致照片糊了
第三个出入口
结束防空壕探险完后 我们顺着公园步道走向员山公园
之后老师带着我们来到这个凉亭稍微休息一下
还记得刚刚我们看到的积穗配水池吗?
接下来老师就要开始说明板桥双和水道的故事
突然间觉得 好像回到小时候跟妈妈回到乡下 跟着表哥表姐坐在板凳听故事
雪人很喜欢听故事 听着说书的阿公讲述着在台湾各地所发生的各种故事及传奇
故事的起源是这样的 1910~1940年代,日本人在台北埋设了最早的自来水管网,称为台北水道,主要集中在艋舺、大稻埕和台北城周边,大约能服务40万人。
除了台北水道之外,当时台北盆地周边还有5个小型水道网,分别称为淡水水道、北投水道、士林水道、新庄水道、板桥水道,多半取用附近山涧溪流水源,
只有板桥水道的水源来自现在永和水源路一带的平地水,算是比较特殊的。
其中讲到板桥水道的缘由 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名字 山本义信 (以下摘自黄老师说明&维基百科)
山本义信在大正六年(1917年)成立了山本鑛业 到了 大正九年(1920年)时,公司改组为「山本炭鑛」。
在此同时,山本义信的住所也从大安藔庄迁到海山郡板桥庄,当时很多煤矿业者都住在板桥,位在今土城区的山本炭鑛(光复后被纳入海山煤矿)所产的煤都先送到板桥储煤场。
但采集煤矿后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 在没有水的情形下 山本在海山郡内寻找水源 正好找到了之前的中和庄八景之一的潭漧甘泉 (位于现今永和水源路)做为水源头
有了水源头就需要水塔来储水 也需要配水池来输送水到板桥 为此 所以在现今自强公园内置了瑞穗配水池跟员山公园旁的积穗配水池 而形成了板桥水道
因为感谢山本义信对板桥水道的创建 故在现今自强公园内置了一座山本义信纪念碑
老师讲完后 说了 现在我们身处的凉亭 其实就是积穗配水池的屋顶 旁边有一个以前水道的水管 要我们来找一找
然后雪人 运气超好的 误打误撞找到 获得老师自编的中和庄文史书一本
这本书以漫画的方式来讲解中和庄的前世今生
雪人今天真的超级幸运呀
凉亭旁又发现了 一枚三等控制点量测根基
公园内的叶下珠
常常在公园看到的园艺花种~射干
两小一直想去玩溜滑梯 但是38度的高温之下 实在不宜 只好用美食计诱两人离开
顺着这楼梯走下去就可以抵达广福宫呦~~
个人感想~我觉得今天这个海山神社的探秘行真的好有趣
这个古迹离我们如此之近 却从来没机会去了解它的历史及由来真的好可惜
生活在永和 工作在中和 但往往我们却习惯舍近求远去寻找去理解离我们遥远的历史及事件
谢谢新北市图举办的穿越新北 在地走读活动 希望可以成为常态的导览活动
但小声说 我真心觉得中和庄 有许多珍贵的文史 是不是可以请政府多投入一些心力发展观光?
在市长觉得环状线的营运未达预期的同时 其实 试着发展 中和 板桥在地的观光 会否可以借此吸引更多人搭乘环状线走读中和??
不然 光是中和地区就盖了4-5座捷运站 却没吸引人潮 是不是很可惜呢??
那天去防空壕探险时 也跟老师聊到 高雄的军事遗址鼓山洞都可以包装了 为何包含了更多文化底蕴的海山神社&防空洞却不行呢?
以上是个人浅见呀 可别把我载去约谈呀~~
旅游日期: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