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SEP

2020

DSC06537

这一两年很夯的淡兰古道   其实很多人只听过淡兰古道  却不知道淡兰古道分为三大路线

  • 淡兰北路即是当初官兵走的路线  又称为官道  北路的路线是从瑞芳到大里  不过大部份的路线都已经改为马路及产道  目前的北路 仅剩下金字碑古道&草岭古道

         「登山Let's go」独步行走于百年古径@金字碑古道 (淡兰古道北路) 

         「登山Let's Go」走进百年古道遥想当年@草岭古道(2018草岭古道芒花季11/3~11/25) 

  • 淡兰中路是一般民众开垦走的路线  故称为民道   下图可以看得出来 中路是从暖暖到外澳 , 其中中路因为地处偏远 都市人工化的痕迹很少 所以保留的非常完整

之前走过的北势溪古道  湾潭古道 &此次要介绍的 坪溪古道&石空古道  

「登山Let's go」盛夏酷暑中来走跨越百年的历史古径@湾潭古道(淡兰古道中路) 

「登山Let's go」带着小孩来走跨越百年的历史古径@北势溪古道(淡兰古道中路) 

  • 淡兰南路是茶商要贩售茶叶走的路线 故又被称为茶道   至于南路嘛~~六张犁到礁溪的路线  也被人工化侵蚀得很严重  目前也只剩下石碇的外按古道跟乌涂坑溪古道

           「登山Let's go」百年古道玩水趣@淡兰古道(石碇段)+乌涂坑溪步道 

下图摘自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tmp/phpCKfiu1  

去年带两小走了淡兰中路的北势溪+湾潭古道  雪人对淡兰的中路真的是非常的赞叹

或许是交通不便的关系 导致人烟罕至  所以还能保留许多古味 

其实去年走北势溪古道到三水潭土地公庙时  刚好遇到上车让座给巧巧的一对夫妻  原来他们常常来走淡兰  他们建议可以连走阔濑或坪溪古道

因为那时没做功课 且公车班次真的是超级少  

今年做了功课 打算来走乌山越岭古道至坪溪古道 最后再走石空古道下外澳车站

去年搭乘的免费公车 F815  今年已有了新的规定 班次一样的少 但是不许站人 而且优先礼让给当地居民搭乘

这个规定立意虽好 但是 要这些因为淡兰古道慕名而来的登山客 该如何解决交通的问题呢?

目前也只能搭乘出租车的方式  也算是一种促进地方经济吧~~

从双溪火车站到湾潭 车程约莫40-50分钟  出租车一口价800元 

所以 如果你的登山人数是4人以上的话 就规划搭乘出租车吧~

另外 搭乘出租车 也比较舒服  因为山路真的非常迂回缭绕 

记得去年雪人搭到快要吐出来了  所以紧急在料角坑下车  这才多走了北势溪古道

既然搭了出租车 当然直接搭到登山口  验明正身 乌山越岭古道 Let's Go!

IMAG6786 

森林泥土地形  走起来就是很舒适  不必担心会被晒黑  因为走在树林中 比吹冷气还要凉爽

DSC06467 

每每看到古道中的竹子 就表示以前这附近必定有人居住的历史痕迹

DSC06468

 

缓缓上升的路程 走起来还算轻松  但巧巧总是很骄纵的要我牵着

DSC06469

 

雨鞋+长裤+登山杖 还算标准的登山阵势 今天的路途会过溪呦!

DSC06471

 

潮湿的地形 倒树上也长了许多蕨类

 

 

DSC06470 

蕈菇也长了不少~~

DSC06474

 

蕨类天堂  但今天的路程很长 应该没太多时间可以慢慢学习了

DSC06473

 

 

DSC06472 

DSC06476

 

当我们正认真的聆听学长的讲解时  这只好大的蟾蜍突然跑出来  真是吓死我们

看起来应该是盘古蟾蜍  超大只!!

 

DSC06478 

看起来好原始的森林 感觉待久一点会有泰山晃过来欧一欧一欧

DSC06482

 

 

DSC06481

 一堆蕈菇   蕈菇达人 许亿仔一直不停的要求我拍照

到底拍那多张蕈菇照是要干嘛啦~

DSC06480 

小小的双扇蕨 长的超级可爱

DSC06484

 

忘了当初为何要照这个叶子 但叶子看起来左边是很像是柏拉木  右边很像野牡丹

 

 

DSC06483 

DSC06485 

DSC06488

 

越岭古道真的古意十足  这条算是坪溪古道的联系道  终点是乌山62号民宅  其实也可以搭出租车直接去民宅

但这样就少走了这条乌山越岭古道~~

 

DSC06487

 

 

DSC06486

 看到倒地蜈蚣内隐藏的精灵戒指了吗?

DSC06489 

乌山越岭古道的后半段 会遇到一平缓的溪谷

其实也是很适合玩水 野餐的地方 但我们还得赶路呢 

只好把正在玩水的亿仔召回  前方还有更棒的溪谷呦~

DSC06490

 

DSC06491

 

DSC06494

 

DSC06492

 

DSC06497

 

DSC06496 

此处已经是乌山越岭古道的终点  接下来要走一段产道才会抵达乌山62号民宅

DSC06498

 

今天谢谢丽华帮忙照顾巧巧~~

DSC06502 

今天旅途中第一座土地公庙

DSC06503 

DSC06505

 

接下来要走一段产道  不过两旁种植了高大的柳杉  即便是走在产道 也不会感到太过炎热

DSC06507 

DSC06508

 

产道两旁的柳杉林好美喔~~

 DSC06510

 DSC06515 

 DSC06518DSC06516

 

这边都乌山62号民宅  民宅内有贩售饮料跟水 夏天喝一罐冰凉的运动饮料 真的很畅快

这边也是进入坪溪古道的入口  如果不想走乌山越岭古道 倒是可以直接开车 或是搭计乘车从这开始走

DSC06519

 

乌山62民宅旁 也可以把车子停在这里  走一段坪溪古道即可 单程只有1.5km...整路都是平路跟水路 轻松好走是夏天消暑的好去处

但交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路途遥远 大众运输又很不方便

 

DSC06520 

来到这边已经看到许多人在玩水了  但我们是来健行的  

过了小桥对面即开始坪溪古道之旅 这一段应该算是淡兰中路的精华之地吧~

DSC06521

 

 

 

 

 

 

DSC06522

 

必须要说一下这个告示牌 真的很容易让人搞混 

一个写着乌山越岭古道1500m  另一个写石空古道1500m.....那现在走的是哪里?

从这个指针开始就是坪溪古道  过了1500m之后 就是石空古道的起点

或许有些人觉得很合理  但其实对没做功课的人来说 很容易搞混呀 

不过其实有对照地图 应该就会搞清楚

 

DSC06524

 

坪溪古道全程沿着坪溪而走 整路有高耸的柳杉屏蔽   形成天然的遮荫

夏天走在这里  真的非常消暑

 

DSC06525 

路中有两处越溪处  故建议大家来这边时还是穿雨鞋较方便喔

第一个越溪处的人潮众多  决定到第二个过溪处休息用餐还有泡脚

DSC06528

 

两个小朋友很不耐烦  一直问我到了玩水的地点没有

很担心老木骗他们耶  毕竟整路需要走约莫10km的距离  两个就是为了玩水才愿意来的呀

如果不给他们玩水  我应该会被两个烦死

 

DSC06530

 

经过一号木桥

 

DSC06531 

走在森林里  把眼睛闭上  听着微风吹拂着树叶的沙沙声

溪水淙淙的流水声   鸟儿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组织成一曲森林交响曲

 

DSC06525 

小木桥二号   很喜欢这张的木桥与树林

夏日的午后  来一趟坪溪古道  带一张折叠椅   一本侦探小说 沐浴在阵阵微风中  好个慢活的夏日午后

 

DSC06537

 

终于来到今天的用餐玩水地点  

好喜欢这张照片 好像来到热带雨林

可惜这两周没下雨  所以水量略少

 

IMAG6804 

IMAG6805

 

 

IMAG6806 

 

IMAG6807

 

休息30分钟的时间 老妈的规定是要先吃完饭团

一向吃很慢的巧巧 为了要抓鱼跟玩水   立马已迅雷不及掩耳速度吃完

为了他们要捞鱼  老木只好带上渔网

IMAG6791

 

 

IMAG6790

 

亿仔今天的战绩~~小螃蟹~~

IMAG6792

IMAG6796IMAG6795

 

巧巧今天的战利品  ~~2条小鱼  拍完照我们就放回去啰

小鱼还是要待在自己的家里 才会开心

IMAG6803

 

IMAG6800IMAG6797

 

由于接下来的路程还很长 只能短暂的休息一下  

我们就开始继续淡兰中路的旅程

依然是柳杉林的森林路  总觉得走着走着会不会遇到魔戒里的精灵呢?

我是比较想遇到Legolas啦~~

DSC06541

 

 

DSC06540

 

DSC06539

 

接下来会遇到一个休息平台 这边也是坪溪古道的终点 接下来就是石空古道了

这平台可以看到清楚的龟山岛喔~很美

看着海空连成一线   这段路途 真是让人非常的惊艳 整路赞叹连连

DSC06542 

 

DSC06544

 

DSC06545

 

DSC06549

 

这个指示牌是路段上最后一个指针  这边也刚好是新北跟宜兰的交界

接下来要走到外澳车站还有5300m.....扼 好惊人!!

IMAG6810 

 

IMAG6811

 

 

 

IMAG6812

 

IMAG6813 

今天的第二座土地公庙~顶坪溪福德祠

IMAG6814

 

原始的三粒石土地公庙

IMAG6816

 

 

DSC06553

下图中的左上就是到太和山顶  山顶有一座玄天上帝庙跟360度的百万美景

但今天实在已经无力再走了  只好作罢!

据说从这边走到山顶来回大约末30-40分钟

而右下据说可以走回坪溪的水路?不确定路线不敢尝试

DSC06555

 

走回土地公庙 继续往下走

 DSC06556

 继续往外澳方向前进

这个路口非常的重要 因为一般人都会直觉的往下走  但是其实是要往上走才对喔

IMAG6817

 

IMAG6818

 

桥下的溪水很湍急   如果下水洗毛巾也要务必小心

IMAG6819

 

DSC06557 

不知道是哪种蝗虫

DSC06559

 

 

 

 

DSC06558

 

 

DSC06560

 

今天的第三座土地公庙 黄金岭土地公庙  今天路上唯一有洗手间的休息地

感谢土地公公~

 

DSC06561

 

庙中庙的形式

DSC06562 

 

DSC06563

 

接下来会看到一处五叉路  这边要特别小心喔

 

DSC06564 

跟着Gpx路线 或是登山条是比较安全的作法

 

DSC06565

 

古时淡兰路上的店舖遗址

DSC06566 

DSC06567

DSC06568

 

DSC06569 

 

DSC06570

 

今天的第四座土地公庙  榕岭旧土地公庙 今天的路途也即将到了尾声

剩下最后880m的路途了

DSC06572 

感谢土地公公保佑我们今日一路平安

 

DSC06573

 

 

DSC06574

 

从观景平台开始的石空古道路上有整理了几个以前淡兰的遗迹跟景点 觉得挺不错的 

但是是不是可以出版一本淡兰中路的故事  才能让我们更能理解 这条古道这个遗迹在百年前的用途

不然我们也只是瞎子摸象 拍个照 然后看了简短的说明 然后 30分后 完全消失记忆

DSC06575 

 

 

 

DSC06576

 

看到海啰~~今天的淡兰古道之旅也即将划上尾声

DSC06577 

接近外澳车站之时   赫然惊见 乌龟戴帽的景观

之前有听过当地人说过 看到乌龟戴帽就表示要下大雨啦~~

DSC06578

 

所幸 我们已经快要抵达外澳车站了 

 

DSC06579

 

今天的淡兰中路之旅真的是让我赞叹连连

一路上 蕨类 柳杉 小溪  木桥 土地公庙  泥土路  一个接一个的映入眼帘 给我们的不是冲击 而是赞叹

台湾真的是个美丽的宝岛

很感谢新北市政府跟宜兰市政府将淡兰的路径整理的这么好

台湾真的好美 希望相关单位能够举办一些实质的推广活动  让淡兰古道 能够真正的耀上国际台面

不过交通问题 真的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才能让更多人能够真正的接触到淡兰

真的大推淡兰中路~~下回要再来规划崩山坑跟中坑古道   ~~

今日的Gpx路线 提供给有兴趣的参考!!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26310

 

旅游日期:2020.06.28

雪人
9 人追踪

文章:368

人气:106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