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OCT
2020
【垦丁潜水推荐】E哥潜水休闲会馆 DIWA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证照 三天两夜集训考证全纪录(包含事前准备分享)
by 帆帆猫
我其实每年都会给自己立一个目标或挑战,
不过原本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证照不在今年的目标,
只是刚好9月有一段空档,再加上看到好友小马儿从超级怕水,
到现在已经可以自由潜入水中像是美人鱼一样,真的非常羡慕,
回想之前曾经有过不少深潜的经验,也背过气瓶或头戴式深潜装备,
在教练协助之下,探访美丽的水中世界,
不过这次去E哥潜水休闲会馆 要从认识装备开始,自己组装,到平静水域练习,
最后才是开放水域潜水,想想就有点紧张,不过还是挺兴奋的。
因为是三天两夜的集训,要准备的东西有:
1.换洗衣物是少不了的
2.因为垦丁还是比较热,所以只带一件薄的防晒外套
3.晕船药,我是比较容易晕浪,如果去开放水域潜水,
浪大一点一晕可就不好玩,下水前先吃有备无患
4.个人盥洗用品,E哥潜水提供舒适的住宿,
有像青旅的上下舖住宿空间,也有双人房,
但是个人盥洗用品,牙刷、牙膏、毛巾等建议自备,
潜店有提供洗发精、沐浴乳。
5.防晒乳,在垦丁太阳比较大,怕被晒伤,
所以要带防晒系数高一点的防晒,但是下水的时候,
为了保护海洋,一般我们是没有在擦防晒,
只有泳池训练那天一定要擦,在训练的时候,真的很容易晒伤
6.泳衣泳裤,最好是带个两件,一件的话怕第一天潜完还晾不干,
虽然都是要下水,但我喜欢先穿干爽的在身上
至于潜水衣、潜水装备、面镜...等等,e哥潜水都有完整的装备,
只要带着一颗认真期待的心情前往学习就可以啰!
话说有些人或许会问如果不谙水性,甚至不会游泳怎么办?
不用担心,基本上游泳跟潜水是两回事,会游泳只是不怕水而已,
但潜水的姿势跟游泳不太一样,我自己觉得不会游泳反而学得更快,
因为不会有游泳时的反射动作。
第一天
总之,约好前往集训那天,我们坐高铁到高雄左营,
再一路开车到垦丁的后壁湖,因为是中午出发,
到垦丁已是傍晚,看到了很美的关山夕阳,好像大颗的咸蛋黄一样
E哥潜水位于巷子内,是一间温馨居家风格的潜店,
一楼的客厅有各式各样的潜水设备。
2楼跟3楼都有住宿房间,我睡3楼的四人房,
有上下舖跟弹簧床,空间非常大,旁边就是浴室。
顶楼养了3只可爱的猫咪,不怕生也很亲人,
猫奴们想学潜水可以来E哥潜水,
边学潜水边跟猫玩,还挺欢乐XD
顶楼还能眺望后壁湖喔~~
晚上去山下人家吃合菜,他们的剥皮辣椒鸡汤很好喝
胡麻酱龙须菜很够味,飞鱼卵香肠我也满喜欢的~
吃饱喝足买了40年老店的恒春阿伯绿豆蒜回到E哥潜水,
我们开始学习潜水相关知识,先是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开放水域潜水员,
就是我们要考取的 DIWA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证照,
平静水域潜水跟开放水域潜水的不同,潜水的深度和压力计算方式,
潜水的深度跟压力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因为潜的越深压力越大,
这时排压动作就很重要,如果下降或上升太快都非常危险,
会造成肺泡破裂或氮气泡阻塞血管,身体缺乏氧气造成昏迷,
严重还会致命,但其实潜水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休闲娱乐活动,
先学好相关知识,出发前仔细检查装备并遵守潜水原则,
都是可以快乐游玩平安回家。
看完视频之后先来试穿防寒衣、套鞋、面镜、蛙鞋、手套,
因为有不同的尺寸,必须是合适自己的服装配备,穿起来才会合身舒服,
穿防寒衣是因为深海没有太阳照射温度低,失温很快,
防寒衣的材质保暖,还能防止被礁岩或水母割伤及擦伤,
穿着套鞋和蛙鞋也是一样的道理,面镜则能帮助我们在水下看得更清楚,
也提醒我们在水下其实是用嘴巴呼吸,而不是鼻子,
接着学习认识组装潜水设备,
首先是供给我们呼吸的潜水气瓶及调节器,
1.调节器有五个零件,包含一级调节器(一级头)、
二级调节器(二级头)、备用气源(备用二级头)、
低压管及潜水气压表,
一级调节器是将空气输送到所有其他零件,
一级头会将气瓶中的空气从高压降到中压,
二级头则是将空气从一级头的中压降至与周围压力水压相同,
潜水的时候会从二级头呼吸,这时用嘴巴吸气,
潜水气瓶就会供给出空气,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潜水气瓶是装压缩后的空气,
里面的气体组成通常是79%的氮、21%的氧、和不到1%的其他气体,
纯氧的氧气瓶属于医疗级,高氧的气瓶需要取得高氧潜水员证照才能使用,
若使用不当会有造氧中毒的风险。
2.备用气源也就是备用二级头,主要是用在主要的调节器故障时,
还能拿备用二级头呼吸或是潜伴的调节器(主备二级头)故障,
也能拿自己的备用二级头进行支持,供给空气给潜伴,
通常备用二级头都比主要二级头的软管长,
通常都会有颜色标示并搭配黄色软管,
3.低压充气管,这是供给空气到BCD(浮力控制设备的管线)
4.潜水气压表,上面会显示气瓶中剩余空气压力,这跟供给的空气息息相关,
当空气压力降到50以下就要特别注意
另外就是BCD(浮力控制设备),因为穿上潜水衣之后,浮力很大,
如果单纯靠身体下潜,会耗费相当大的体力,
这时就需要穿上BCD(浮力控制设备),
BCD也有尺寸之分,上面的充气设备和调节器上的一级头相连,
准备下潜时,把冲排气设备举高,再按下排气钮,空气就能通过排气阀门排出,
当准备上升时,再按下充气钮充气即可。.
还有要准备配重带,上面的口袋是用来装铅块的,一般有1、1.5、2公斤的铅块,
配重带上的铅块通常是体重的10分之一,有了这些配备,才能让自己顺利潜下去。
确认完所有装备之后,就要组装水肺装备和安全检查,
要练习把气瓶、调节器跟BCD组合再一起,
1.检查气瓶胶圈、气瓶测试日期、并且释放气瓶气体闻闻看是否有异味
(因为这是下水之后要呼吸的气体,必须谨慎,气瓶也最好是跟有口碑的优良商家购入)
2.气瓶口朝外放置,再将BCD的气瓶带松开,装在气瓶上
3.气瓶安装高度约在10-15厘米,拉紧系瓶带,并且检查气瓶是否有牢固的装在BCD上
4.安装调节器时,气压表跟低压阀在左,二级头及备用气源在右,
将低压充气管跟低压充气排阀连接
5.再把二级头、备用气源、气压表等装备扣好
最后再检查:
a.调节器的一级头会不会漏气
b.检查二级头及备用气源按动气阀,观察是否正常
c.检查低压充气管与低压充气排阀是否接好
练习潜进水里最重要的两个动作,一是面镜排水,二是排除压力
面镜排水是当面镜进水的时候,不要慌张,先抬头,
用两手压面镜,鼻子用力呼气,将面镜里的水排出来,
排除压力则是用手捏着戴着面镜的鼻子,像打喷嚏一样把空气向外挤,
有感觉像耳鸣过后,耳朵排出气体的通畅感才算成功,
这个动作很重要,每次降到一定高度就必须排除压力,不然耳朵会很痛
第一晚学习了很多,有点头晕脑胀,需要好好吸收,不过可能用脑过度,
我洗完澡根本是秒睡梦周公去了
第二天
早上到附近的玛莉早餐店吃早餐,老板娘是菲律宾人,但台语说得非常流利,
这里的招牌是米粉,可惜去的时候已经卖光了,为了不要低血糖,早餐一定要吃
但尽量不要吃乳制品怕会胀气喔!
用完早餐之后,清点好各自的装备,将泳衣换上,我们直接去小湾泳池进行练习,
天气真的很好,已经有不少教练带着学员在水中练习,
早上我们先换上潜水服,不背气瓶,
教练E哥要我们先练习穿着蛙鞋往前游,还有看懂教练的手势
技巧是要双脚尽量笔直踢腿不要弯曲,我老是会不由自主的弯起来,
还有跟游泳不一样的是前水的时候不需要用手划水,双臂尽量靠近身体伸直,
这是为了在水中更好的往下潜,还有保持水中平衡,我觉得这时不会游泳反而是优势
因为我老是会想把腿弯起来或是手想往前滑动而被教练纠正
练习到中午,先回座位嗑了一个排骨便当,
下午再度穿上潜水衣,这时要检查跟组装潜水装备了,
昨天学的有点还给教练,让我们手忙脚乱,
不过检查气体,组装BCD、调节器该完成的动作还是一个都不能少,
全部ok之后,背上潜水设备跟配重带,我觉得跟背个龟壳在身上没什么两样,
难怪人家说来潜水会瘦,光是背这个设备就像在练举重,
这时恨不得快点到水里,因为已经汗流浃背了,还好有小马儿借我的猫咪发带,
才觉得自己有可爱一点,不是忍者龟
进到游泳池中,我们先将蛙鞋穿上,这时因为身上有配重带又有潜水设备,
光是保持平衡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要穿上蛙鞋,如果要我形容的话,
感觉就像喝醉酒的人东倒西歪这样,费力的穿好蛙鞋之后,
教练E哥再帮我们复习面镜排水及排压技巧,还有需要注意的手势,
潜水时到5米停留做的排掉氮气以及怎么通过冲排气阀做升降,
手势的部分学习因为在水里没办法说话,只能靠双手表达,
主要有潜水上升、下降、目前的空气值、哪里有问题或不舒服、保持现在的深度...等,
因为教练或潜伴不会读心术,只有自己才最了解情况,
只有正确的表达,才能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
接下来一样是先适应背着设备穿蛙鞋来回游动,这时都还是在浅水域做练习,
背着气瓶穿蛙鞋练习潜水姿势及平衡 视频
慢慢熟练之后,我们就往深水区移动,一开始先挑战5米
泳池里面都有安全绳,初期还不适应可以拉着安全绳慢慢往下
持续用嘴巴呼吸,不能闭气,觉得耳朵痛就做排压,
可能一开始紧张的关系,呼吸都很急促,才下潜没多久就觉得头昏脑胀急着要上来,
被教练小念了一下,因为潜水时突然的急速上升是很危险的事情,
后来发现可能是吸的气都到肚子,没有跑到胸腔,导致肺部缺氧的缘故
E哥还开玩笑说,回去要多喝珍奶练习用嘴巴呼气跟吸气
接着是深潜到十米,这真的是非常大的障碍,因为游泳池什么都没有,
光线又暗,往下看好像掉入深渊一样,
但是隔天就要去开放水域了,下去至少也会到十米以下,
无论如何都要先适应,于是一手抓着绳子,
一手疯狂做排压,慢慢一步一步往下,终于到底啦!
往下潜十米挑战视频
中间一直好担心自己会进水还是没气,其实都没发生,
真的是太紧张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最后以一步入水完成今天平静水域的练习,
一步入水是船潜时,在船上穿着装备入水必须会的技巧
终于可以卸下龟壳喔~不,是潜水装备,
是说傍晚点灯的小湾泳池好梦幻啊!
晚上去垦丁大街吃完晚餐,回到E哥潜水的住宿点,
把潜水衣拿去洗,装备也一一放好
调节器跟BCD还有潜水装备都必须先用淡水浸泡过后再晾干
身为一个合格的潜水员,清洁自己的装备也是必备能力之一
第三天
早上吃完早餐,拿好装备和气瓶,我们就往第一个潜水点后壁湖喂鱼区出发,
今天要改坐小货卡,话说这个潜水点很妙,真的就叫喂鱼区,
跟在游泳池不太一样,没办法几步就到水中,
穿戴好装备,清洁了面镜,
需要先走一段路,再跟着水流到远一点的地方,
海里有浪还满晃,原本在泳池穿蛙鞋就很费力,在海里更不用说,
七手八脚穿上之后,接下来就要想办法往下潜,先将充排气阀举高,
慢慢把气释放掉,随着教练的指示,往深海移动,
这时最困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浮上去,
或是左右摇摆,手也会想要前后晃动或弯膝盖,
只见教练像母鸡抓小鸡一样,抓着我的钢瓶前进QQ,
我们下到5米后先练习均匀吸、吐气,在5米适应一下呼吸,
接着在海里练习把调节器拔掉再重新装回去,
老实说让初学者拔掉调节器这件事真的很有障碍
好像呼吸管被拔掉一样,一拿下来呼吸就被打乱,
急着戴回去,还要记得用排气阀排掉调节器里的水
后来应该是有潜到15米左右,我发现在海里其实没有游泳池恐怖,
游泳池什么都没有,就像深渊,只是游泳池有绳子,
要站立在水底比较容易,海里需要靠自己的身体调节,
因为还不习惯,所以教练E哥都会从旁协助,
话说海里有珊瑚、礁岩,各种不知名的鱼儿,眼睛光顾着欣赏,都忘了害怕,
欣赏珊瑚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后壁湖的明星鱼-牛港鲹,好大一只完全不怕人,
时不时还会挡在镜头前面,只是要小心手不要离牠太近,不然会被咬到,
可是很痛的,牠的牙齿能穿透手套喔!
在海里时间过得特别快,教练确认每个人的气瓶数值后,
就慢慢地往岸上移动,到了5米一样要做3分钟的停留呼吸,
排掉氮气之后,再慢慢的回岸上。
爱抢镜的牛港鲹 视频
中午稍作休息,下午换到另一个潜点,出水口,
这个潜点要背着装备走一段路,穿过树林,
海边很像之前我去宫古岛潜水时的风景,
出水口礁岩很多,走路必须要很小心,
先拿着蛙鞋走过岩石区再穿上,慢慢往下潜到5米,
一样先做呼吸停留,排掉氮气,再往下潜,
海里因为不能说话,教练都会靠小白板沟通,
不过我发现下午比早上好很多,慢慢把握中性浮力的诀窍,
至少可以开始自己游了,不用教练全程抓着,
游了一段之后发现有绳索,我们抓着绳索慢慢前进,
突然眼前上百只银色的鱼儿映入眼帘,原来是梭鱼群,
像整片的画布绵延而上,真的超美,
让我们看的都目不转睛,很想加入鱼儿们的队伍,
穿过梭鱼群,
我们发现海底总动员的主角-尼莫(眼斑海葵鱼),
他们看见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惊慌,
想说哪里来的巨人,一直想躲到海葵里,
摇摆着鱼尾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尤其还有小小只的迷你版,看了就觉得好疗愈喔~
探访尼莫的家 视频
在海里时间真的过的很快,眼看气瓶数值下降,
我们就开始慢慢上升游回岸上,
最后再2支气瓶,结束3天2夜的结训
晚上去小翠的越南菜(阿嘉根逃)吃澎湃又美味的越南料理庆祝,
尤其是这里的月亮虾饼真的超厚实,里面还有虾仁,一定要试试看
隔天一早,从教练E哥手中领到
DIWA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证照
感觉自己又完成一次挑战,来E哥潜水不只了解潜水知识,
更从认识组装潜水装备,通过实际潜水训练,
平静海域+开放海域,了解到整个潜水的完整过程,
甚至是潜完之后潜水设备的维护,可以说训练课程相当扎实,
是说有了证照之后,就能独立跟潜伴一起出海潜水,
不过做好行前的潜水计划还是很重要,
比如当天的天气是否适合潜水,浪大不大,潜点多深,安不安全,
潜水设备检查都要注意,如果还没有把握,也可以再请教练导潜,
直到熟悉之后,再跟潜伴自行相约潜水,
看见台湾美丽的海域之后,真的深深着迷,
希望很快能再次造访迷人又梦幻的海底世界
跟大家推荐我的潜水教练e哥,垦丁潜水推荐,
open water 初级潜水证照、Aow高端潜水证照、
高氧潜水、救援潜水等,e哥是位潜水资历丰富、
教学认真的教练,推荐给大家!
E哥潜水休闲会馆 粉丝团👉链接
电话:0958 858 377
地址:屏东县恒春镇大光路115号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早上8点-晚上8点
想"发露"帆帆猫的最新旅游信息就卡紧来按赞啦~
(不要忘了赞之后要到粉丝团设置成接收全部消息喔)
喜欢帆帆猫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帮忙在文章标题下方点赞及分享,这是我po文的原动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