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JUN
2021
【桃园 景点】Tayniho 桃原好栈 原住民礼服租借拍照 染布DIY 品尝风味料理 室内展览拍美照 深度体验部落特色的观光文化景点
by 帆帆猫
我很喜欢造访部落,那里的族人们都很亲切热情,
每一位到访的游客总会当成自己的亲友招待,
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祭典,刚好同行伙伴有人生日,
部落居然拿出了精心准备用小米酒跟槟榔拼成的蛋糕,
让人觉得捧腹,但也很有意思。
每一族的族人也有天生自带的技能,
像是跟着阿美族,你可以吃遍森林的野菜,
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植物百科,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跟着达悟族,你会知道哪些树木可以做成拼板舟的哪个位置...
每个部落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原本我以为要造访部落都要往宜花东跑,
现在才知道,桃园是原住民移居的大本营,也是主要推动原住民文化精神的场域,
在大溪这里的桃原好栈,位于桃园市原住民族文化会馆,
这里也有桃园市原住民族的部落大学。
广场中央有个瞭望台,阿美族语称为A DA WAN,
是以前部落族人侦查敌人保卫家园的重要建筑,
在瞭望台下方有馆内展出内容信息。
图腾柱,在部落族人眼里有守护神之意,也是一种信仰中心,
觉得上面的神灵不仅可以保护他们,也能借此获得技能。
仔细看,脚下会有各个原住民族的象征图腾,
像排湾族就是百步蛇,达悟族就是拼板舟,
如果走访部落族人的家,会发现这些图案会在门口或是墙壁上,
我觉得比我们的建筑更美观,也来的有特色。
广场地上有彩虹大道,象征着彩虹桥,泰雅族语是Hongu utux,
大家会对彩虹桥有所认识应该都是通过电影赛德克巴莱,
彩虹桥又被称为灵魂之桥,主要是通往永生的世界,
一般是祖灵守在桥上,只有善于打猎织布的男女,
才能通过彩虹桥,所以在原住民的心中,成为让祖灵骄傲的人,
是一生努力的目标。
一进门,我们先是参观了吊挂着一整排的图腾旗帜及各族介绍
还有原住民手工编织的礼服,仔细看每一套都不输决战时装伸展台的设计,
这是由梁秀娟老师规划的织女嫁衣特展,这是她结合传统泰雅族的织布技艺,
运用图腾跟色彩,并发挥创意,设计出一件件别具巧思的婚纱。
据说很多新人都喜欢来这里订制礼服,拍摄婚纱或写真,
看着相片墙上美丽的照片,自己也很心动,
便决定挑选一套礼服来换,然而,幻想是美丽的,现实是残酷的,
现场刚好剩下都是比较小SIZE的礼服,每一套就算深呼吸都"塞不进去"QQ,
还好老师们手艺精湛,现改现做,依照我的身型去车出缝线,不到半小时,
一套量身订制的礼服就穿在我身上,真是太开心啦!
我还穿到舞台上、在有16族图腾灯笼的大厅下方拍照。
拍完原住民礼服写真,制作染布的老师就带着我们介绍部落常用的染布素材-薯榔,
把薯榔块切到石臼捣碎,再加入清水,就能获得类似橘红色的染料将苎麻线染色,
听完老师讲解原理,我们先是将白布用橡皮筋及折叠的方式,做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再丢入石臼里搅拌,这个过程拍起来很有趣,很像巫婆在研制什么配方一样,
布都染色之后,再拿到洗手台清洗,直到染料完全晕开,再打开橡皮筋,放到树上晒。
眼看中午用餐时间到,我们在户外座位享用原民特色餐点,
有俗称"猎人便当"的小米粽,是糯米和小米制成,用月桃叶装盛,
中间那层是甲酸浆叶,对肠胃很好,吃起来绵密好入口也不会太油腻,
荖叶虾卷,荖叶其实就是槟榔叶,
但吃起来没感觉有槟榔的味道,反而好像带了点酒味,
我很喜欢中间这道看起来颜色缤纷的甜菜根酱时蔬,
甜菜根本身吃起来有点苦苦的,但甜菜根酱带着淡淡的甜味,
里面有小黄瓜、花椰菜、四季豆、甜椒、秋葵、玉米笋、番茄..等,
没有经过额外的烹调,只单纯沾着甜菜根享用,品尝食物最原本的味道,
每次去部落吃饭,都会觉得嗯嗯很顺畅,胃也不会特别有负担,
就是因为调料天然,而且蔬菜量很足呢!
马告咸猪肉,马告就是山胡椒,是原住民很喜欢用的一种调味料,
加在山猪肉上,可以让味道多一点层次,山猪肉偏有咬劲的口感。
刺葱油鸡,淋上鸡油再撒上刺葱粉的油鸡,会带出鸡肉的香甜,同时降低油腻的感觉,
鸡肉吃起来特别嫩,尤其是皮的部分带点Q弹,会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蝶豆花小米酿果饮,蝶豆花本身没味道,里面加了果冻,搅拌之后,
底下会有淡淡的甜味,但小米酒的味道不会太重,要喝到一半以上才感觉得出来
洛神花小米气泡酿果饮,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一杯,喝起来酸酸甜甜,特别消暑
现在PULAMI特色餐点,因为防疫期间暂停馆内现场供餐,
外带服务需7天前预订/20份以上接单
预约电话:巫咪0986-828262
吃饱喝足,我们去参观馆内的展览,
一楼常设展-伴原成行的门口有16族的公仔,
每一尊都穿上自己部落的服饰,看起来栩栩如生,
展区内的懒人沙发,感觉像是一个对谈的空间,
墙上有16族的详细介绍,包含历史文化,生活信仰、
还有各种不同的图腾及原住民语的称呼。
族语学习墙,则是通过英文拼音让我们知道一些日常用语该怎么说,
像是你好吗?在邵族就是Maqitan,漂亮的卑南语就是bu-lay...
通往二楼的阶梯,也有16族"你好吗?"族语教学
二楼像看台的位置更能近距离欣赏16族不同图腾灯笼的美
(如果想知道每一个图腾灯笼代表哪一族,在1楼也有对照墙)
这里是「桃回原乡」原住民族环境教育展,
现在展出主题是植物丝维,
通过泰雅族艺术家尤玛。达陆,编织苎麻的回忆,
让我们看见部落族人对于织布文化的重视,
据说每个女孩的成年礼就是要学会织布这项技艺,
站在苎麻图案的布帘身后,
感觉是用自己的身体链接对植物的情感。
通过滚动的布幕,生动的告诉我们从剥麻、染色到织布的过程
台湾苎麻的生命曲线年表和苎麻的生态循环图,
都能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到苎麻这种植物的生命历程和族人间深刻的羁绊。
如果苎麻代表着生机,另外一个展览-河殇则代表着枯竭,
河殇诉说着Alang Liung Penux(泰雅北势群)的泰雅族人,
过去仰赖着大安溪,族语称Liung Penux的溪流生活,
在艺术家 尤玛。达陆的记忆里,这是一条开满野百合的溪地,
但是在砂石车的破坏下,变成满目疮痍的河床,
期待未来经过水源地复育,能让大安溪恢复波光闪闪的面貌,
仔细看,河流是用苎麻编织展现,相当特别。
回到一楼桃原好栈,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伴手礼,
这里有部落族人编织的精美手工艺品,
像是零钱包、手提包、耳环、部落图腾的领带、发圈,
又或是可以代表族人生活的三角网,还记得之前凌晨的时候,
有去海边看过阿美族人用大三角网捕鱼,还有上山打猎采植物的竹篓都很特别,
象征丰年祭的小米,有些族人的家里会有整面的小米墙,代表丰收,
这里卖的小米吊饰有各种颜色好缤纷,
离开前不妨买几样回去作纪念。
来到桃原好栈,不但可以租借美丽的原住民礼服拍照,
体验染布DIY,享用好吃的风味料理,
通过现场展览也能深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
最后还能购买颇具特色的精美伴手礼和原民文创品回家,
是非常适合全家一起旅游的地方。
Tayniho 桃原好栈 粉丝团👉链接
营业时间:
周二到周六 11-18(晚间视活动办理时间开放)
周日 视活动办理时间开放并于FB上公告
周一配合会馆公休
电话: 03-3808161,0986828262
地址:桃园市大溪区员林路一段29巷101号
想"发露"帆帆猫的最新旅游信息就卡紧来按赞啦~
(不要忘了赞之后要到粉丝团设置成接收全部消息喔)
喜欢帆帆猫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帮忙在文章标题下方点赞及分享,这是我po文的原动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