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OCT
2021
【台中 谷关】竹林部落 就柿好吃 品甜柿买果干┃慕依阿道工坊学泰雅织布┃双崎部落瞭望亭看山景┃泰雅秘境 山苏林拍美照┃比度咖啡 吃肉桂主题下午茶
by 帆帆猫
台中谷关真的不是只有泡温泉,深入走访,才发现每个部落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体验,
两天一夜的行程如下,这篇主要是介绍第二天的行程,想要看第一天,可以点下方链接。
第一天
松鹤部落导览->格妮岸红藜馒头/伴手礼->口簧琴->大地厨房 午餐
->香蕉饭体验/部落咖啡->泰好玩团队 传统乐器体验->鹤芝庭园餐坊-晚餐
->住宿BOBO house 想看更多👉链接
第二天 就柿好吃 甜柿/农特产品->泰雅织布-慕依阿道工坊->双崎部落导览
->双崎客栈 午餐->泰雅秘境-山苏林->桃山部落游程介绍-朴雅园咖啡->达观部落厨房
->比度咖啡->赋归👉链接
行程提供:熹嬿推广行销
泰雅松茂部落 2日👉链接
泰雅族环山、松茂部落3日👉链接
11/13.14👉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疗愈之旅👉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 x 大地餐桌 原味疗愈之旅👉链接
泰雅发酵文化体验👉链接
KKday
来到甜柿果园,老板 晓橙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清瘦的外表,
79年次的他看起来像大学刚毕业,本身是泰雅族人,退伍之后就跟爸爸一起种植甜柿,
这里的地理位置具有优势,因为从大安溪口吹下来的冷风让甜柿可以积满糖份,口感脆,
甜柿需要嫁接,从嫁接完到正常采收,需要5-6年的时间,算是满浩大的工程。
整个柿子的种植过程从1-2月柿子树落叶就要开始剪枝,
3-4月疏花(人为除去一部份的花朵,确保果树长得更好),
5-6月疏果(人为除去一部份的果实,确保果树长得更好),
在这当中还是要不断补充肥料,7-8月就要套袋,10月采收一直到12月,等于整年都很忙碌。
看完甜柿园,我们跟着老板来到店面,从甜柿的外观一一辨认不同种类的柿子,
原来柿子不只有一个品种,在甜柿园里面就有3个品种,
次郎,是扁四方形,四周有明显凹痕,有点像南瓜,果实比较容易软放,
不太能够存放,产期是10月上旬-11月底。
富有,果实外型圆又扁,色泽呈现鲜黄色,甜度在15-18度之间,
吃起来口感较脆,后期果肉会变软,汁变多,产期是11-12月。
花御所,果形圆,顶部是微微的高起,果肉脆,甜度高,产期是10月中-11月底,
我必须说实话,以前我不爱吃柿子,因为吃起来口感都太软,
来了才发现原来好吃的柿子,是这样甜而脆的口感,真的完全对柿子改观了,
老板还拿像放大镜的机器,将柿子的汁液,滴进去测甜度,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才知道原来甜度是可以这样测量出来的。
不只是柿子,就连甜柿果干都好好吃,甜而不腻,又有咬劲,
还有他们家的笋干也很脆,因为有腌渍,吃之前需要再用水浸泡,
最后老板说他未来的希望,是能让果园使用农药程度降到最低,
虽然现在都已经是合格标准,但希望朝友善自然农法迈进,
衷心祝福认真经营的老板心愿能够成功。
泰雅织布-慕依阿道工坊在双崎部落,授课的是蓝惠珍老师,她从小喜欢手作工艺,
刚好10多年前,原住民的织布工艺又开始盛行,
于是蓝老师便投入泰雅族的传统织布文化当中,
对泰雅族人来说,会织布是女孩成年的象征,就像男孩一定要会打猎一样,
女孩织布手艺获得认可之后,才能进行纹面,也才可以出嫁,
将来在彩虹桥也才能与亲人相认,虽然现在纹面的传统已经式微,
但泰雅族的织布工艺,还是在族人的努力下,得以延续,
传统织布机是必须坐在地上手脚并用,穿线的时候还会发出木头碰撞的声音,
老师说要尽量发出声音,这才表示你很努力,是说这个声音听久了也很疗愈,
不过在地上坐久了容易腰酸背痛,真的很佩服泰雅族的女性,
接下来换我们体验,难度大为降低,是用可爱版的桌上织布机,
虽然老师细心的指导了好几次,但步骤我还是很难记住,
手残如我,如果生在部落,应该很难嫁得出去吧QQ
我们还参观了蓝老师的工作室,有一台可以坐着的织布机,
还有她做的工艺品,像是洋娃娃跟model身上的衣服、贝雷帽、包包都好精致。
泰雅织布-慕依阿道工坊的对面就是双崎部落的展望台,这里很适合观星,
一楼有活动式的桌面,二楼则是ㄇ字体廊道,视野很好
走到1楼栏杆边眺望的景色,让我想到去熊本时的阿苏火山。
再往前走是部落的传统屋和瞭望台,后方搭建小型的传统住屋展示,
还有族人捣小米的石雕像,泰雅族人的住屋一般都只有一间,
少数的住屋会有附属的建筑物,通常会是谷仓,
早期的泰雅族人,以小米为主食,
每次收成之后,会保存大量的粮食供应未来一年所需,
不过山里湿气重,老鼠也多,为了避免让心血付之一炬,
聪明的泰雅族人便将谷仓架高,预防潮湿,
四根柱脚磨的很滑,柱子的顶端也有平滑的木板或铁板,防止老鼠爬上去。
以前部落前后都有瞭望台,每天都会由部落各家派一位年轻人轮流值勤,
这是为了居高临下,确保族人不被侵略,由于可以抵御外敌跟野兽,
因此瞭望台也被称为"部落的眼睛",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
现在瞭望台的观赏作用也大于实际的意义,这里也是双崎部落观赏夕阳的好所在。
还满喜欢双崎部落这条笔直的道路,拍起来很有意境
午餐是在双崎客栈享用,这里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建筑本身以前是马厩,
门口还有一辆废弃的马车,餐厅保留以前马厩原本的格局,坐在包厢,
就能想像自己是一匹马的感觉~恩,真的很妙。
去骨的白带鱼卷、烤鸭、三鲜菜、白斩鸡、过猫、白虾、高丽菜、
酸辣酱透抽拌蔬菜、香菇鸡汤,都是这里的风味特色菜。
下午我们走进山林,石板围成的空间还在整建,以后会当作部落广场,举办活动使用,
再往上走是泥土地的绿色小径,虽然有一点坡度,不过并不难走,
下完雨,当雾来的时候,整个氛围还挺梦幻
两旁有咬人猫,所以走的时候要注意,同行的伙伴就有被咬人猫刺了一下,不过不用担心,
导览老师说只要用姑婆芋根茎的汁液擦一下,缓解刺痛感,
手边有胶布也能将刺给黏出来,刺痛的感觉过不久就会慢慢消失,
想不到姑婆芋这种有毒的植物居然也有缓解疼痛的功用,
走了大约10几20分钟,我们来到小溪边,清凉的溪水,
翠绿的山林,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心情都不自觉放松下来,
石头看起来虽然平滑,不过上面有些都布满青苔,想要走到小溪中央拍照可得留心脚步。
如果不是下午还有其他行程,说真的,我还挺想就在这里坐一下午,
拍拍照发发呆,听听流水声,好惬意啊!
离开前来到传说中的巨人木,这是用木头做的地景艺术,
巨人的表情扭曲,看起来有点惊悚,其实还满符合万圣节的气氛。
朴雅园咖啡,有座绿色的小庭园,门口的座位很适合拍照
店内则是水车造型座椅,老板娘说如果想要用餐,需要事先预约,
有松饼之类餐点享用,二楼则是类似阁楼的住宿空间。
达观部落厨房主要以泰雅族的特色料理(合菜)为主,
并创立德玛汶协会,固定为部落长者送餐,
一进餐厅,最先吸引我的是天花板一条条的染布工艺装饰,
现场也有展示贩售各种泰雅族人制作的工艺品。
最后一站来到了比度咖啡,这里的庭园装饰得很可爱,
让我想到绿野仙踪的童话故事,
草地上有着各种摆设和小小的瞭望亭,
被落地窗包围的木屋,有日式建筑的风格,
店内的油画墙,木制面包架还有吧台都被妆点得缤纷又可爱
很喜欢这个被落地窗包围的角落,四周都是绿色的林木,更显静谧
店内主推咖啡、酵母和面包,不过最吸引我的其实是鲜奶甜肉桂卷、
松叶肉桂汁、原生肉桂生奶酪蛋糕、苹果肉桂茶、肉桂姜奶茶,
就连冰淇淋都有肉桂口味!!彻底满足我这个肉桂控的味蕾。
为什么这里会强调"酵母"?那是因为以前还没有发明冰箱的时候,
泰雅族人都是通过将腌肉发酵来保存肉品,原住民最爱喝的小米酒,
最初也是用人的唾液作为酵母,将小米放入口中咀嚼,放着隔夜发酵,
再加入另外的小米,两者搅拌放入瓮中,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酸酸甜甜的酒,那就是小米酒。
在面包的制作过程当中,酵母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市面上卖的面包很多都是速成酵母跟益面剂,
或是香料香精,如果肠胃敏感的人吃了会有胃酸,
而比度咖啡则是用原乡植物制作成液种发酵面包,
像是红龙果跟鬼针草,都能拿来发酵喔!
这样的酵母让面包口感松软有劲道,散发天然的香气。
老板娘还拿出了发酵饮让我们试喝,
味道像冰凉的甜酒酿,又好像不那么甜的养乐多,好好喝啊!
不过发酵饮没有贩售,只有推出DIY体验,
现在来报名,就能亲手制作一大罐带回家。
我们还吃了泰雅腌肉竹炭起司面包、马告面包、肉桂卷..等,每种面包都好美味,
带着齿间的香气,饱足的精神与肚子,心满意足的踏上归途,
期待下一次台中谷关精彩的部落游程啦!
想看第一天 请点👉链接
松鹤部落导览->格妮婩原汁原味温暖手作 红藜馒头->握着工艺坊 口簧琴->
大地厨房 午餐->Atayal工作坊 尤嬷手工原民和平咖啡 香蕉饭体验/部落咖啡->
泰好玩猎人体验营 传统乐器体验->鹤芝庭园餐坊-晚餐->住宿BOBO house
行程提供:熹嬿推广行销
泰雅松茂部落 2日👉链接
泰雅族环山、松茂部落3日👉链接
11/13.14👉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疗愈之旅👉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 x 大地餐桌 原味疗愈之旅👉链接
泰雅发酵文化体验👉链接
KKday
行程提供:熹嬿推广行销
泰雅松茂部落 2日👉链接
泰雅族环山、松茂部落3日👉链接
11/13.14👉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疗愈之旅👉链接
台中八仙山森林 x 大地餐桌 原味疗愈之旅👉链接
泰雅发酵文化体验👉链接
KKday
想"发露"帆帆猫的最新旅游信息就卡紧来按赞啦~
(不要忘了赞之后要到粉丝团设置成接收全部消息喔)
喜欢帆帆猫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帮忙在文章标题下方点赞及分享,这是我po文的原动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