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DEC

2021

/tmp/phpK9KvEw  

现代人的生活步调越匆忙,越向往农村的单纯与美好,

眺望翠绿的农田,漫步在田野小径,

闻着大铁锅炒出的黑糖香气,品尝加了蝶豆花渐层的芦笋饮,

体验历史悠久的放鸽笭,吃在地特色的风味餐,

用蚵壳创作绿色植栽,了解伯劳鸟的生态,

坐着可以开窗吹风的蓝皮解忧号,走访未曾造访的铁道秘境,

这时才发觉,原来,台湾这么美。

/tmp/phpmJ6Buu   

 

我们这一趟跟着雄狮旅游的专车走访了台南的延平社区跟屏东的枫港社区,

这两个社区都是水土保持局严选推荐并获得2021优游农村认证」,

有很多有趣的景点及玩法,都会在文章中一一介绍。

P.S对了,现在第二波农游券抽奖开始啰! 边玩边抽奖超赞!

20211216001646.jpg   

 

二日游行程参考:

DAY1 台南

地利小食:参观芦笋田/芦笋渐层饮手作体验/芦笋风味餐

延平社区:糖乡巡礼/手作黑糖DIY/鸽笭文化体验

三股社区 蚵壳盆栽 手作体验/DIY风味餐

入住 台南 徕.归仁饭店

DAY2 屏东

屏东秘境探寻:枋寮基督教会旧遗址 

枋寮三鱼直卖所:屏东特色伴手礼

阿达渔港餐厅:午餐

枫港社区:游程介绍/枫港社区巡礼

参观蔡英文总统 故居 演员马景滔故居 百年枫港董家古厝

伯劳鸟生态教育园区:认识伯劳鸟/伯劳鸟生态展示/鸟仔踏装设体验/

扮装伯劳鸟/伯劳鸟钥匙圈 手作体验/参观环境教育馆 复古木炭窑 生活文化馆

/tmp/phpfKCRXp

/tmp/phpJNZEFA  

 

我们第一站来到台南将军区:地利小食

这里外观有好几条彩色绳索的设备艺术,门口也养了几只母鸡,

地利小食的名称是英文delicious谐音而来,由返乡青年所创建,

想要把将军区在地特色农作集成之后,放在平台展售,

让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背后用心耕作的农夫,

/tmp/phpK2onvm

/tmp/phpxBkzrw

/tmp/phpkWwiTG

/tmp/php4h2UYR  

 

这里主要的招牌商品就是银芦笋,因为将军区其实是全台湾最大的芦笋栽种产地,

不过菜贩或是市场通常为了整齐美观都会把芦笋从根部裁切掉,

这些被切掉的部分称为下脚料,

/tmp/phpE0EJHF  

 

地利小食团队成员想要降低这些下脚料的浪费,

也希望能让社区长辈有聚在一起活动的机会,

就发动了「银芦笋-银发长辈的幸福芦笋」计划,

/tmp/phpzu8VP8  

 

除了成立公益餐厅,制作芦笋风味料理之外,

也请社区银发长辈协助将剩余的芦笋清理削皮,并交给团队包装行销,

达成农产经济循环的模式,

/tmp/phpjdqrb9  

 

了解这里如何运作之后,我们先是品尝新鲜的芦笋汁,

瓶身上贴有"芦你所愿"象征美好寓意。

/tmp/php0m3TZW

/tmp/phpLz0hJe  

 

再制作芦笋特调,将冰块装进瓶子里作为分层,

再加入凤梨果肉,并倒入蝶豆花,

/tmp/phpjcysqG

/tmp/phpCEdQmp

/tmp/phpC6zbL8

/tmp/phpNrmbsS  

 

这时导览人员教了一个小技巧,

千万不要拿起来摇,不然渐层马上就不见了,

要放在桌上慢慢旋转,沉淀,就会有漂亮的颜色。

/tmp/phpj9QH86

/tmp/phpZfUqu0  

 

拿着做好的芦笋渐层饮,徒步到附近的芦笋田,今天的天气正好,

路上还看见有人在将一束束的芝麻,筛出芝麻粒,

并将一颗颗的芝麻晒在地上,太阳照射之下,散发出淡淡的芝麻香气。

/tmp/phpdvDt6g

/tmp/php7g5QKz

/tmp/phpxGOjcT

 

芦笋田是由聪明父子栽种,因为农夫本人的名字就叫做聪明,

家里的两兄弟,自然就是聪明的哥哥跟弟弟,

/tmp/php1oUgGn

 

芦笋田有分在室外栽种跟室内培育,3-6月是产季,

那时芦笋价格最便宜,需要半夜就开始采收,

一是因为白天的天气炎热,半夜采收比较凉快,

二是那时的芦笋品质好,会比较鲜嫩,

再来就是要抢时间寄到台北的菜市场,

看来种芦笋跟采收真的满辛苦,还要当夜猫子才行,

相交芦笋小农也说室外栽种成本虽低,却有遇到台风多雨就可能赔本的风险,

室内虽然不受天气影响,但培育成本相对高出很多,

像现在秋冬是淡季,天气冷芦笋产量少,价格也会偏高,目前只剩温室可以采收,

室外芦笋长的不高也可能因为现在不是产季的关系,看起来比较稀疏,

/tmp/php6E3W9I  

/tmp/phpEL1IvJ

/tmp/phpzvWa6D

/tmp/phpWPDajz  

 

不过到了温室就不一样了,打开外面那扇门上方是干燥过的芦笋叶,

整个房间有木造的艺术品点缀,

/tmp/phpzGz3Yl

/tmp/phpxiVpzA  

 

进到里面那扇门,我整个惊呆了,这是芦笋?根本像是一座大型的绿色迷宫,

芦笋叶长的比人还高,芦笋小农说长到200公分都是正常发挥,

/tmp/phpgUVVbb  

 

为了让我们体验采收,他们特地保留一些尚未采收的教我们怎么用剪刀剪切整株放到菜篮,

现在芦笋市价动不动就要好几百元,剪了真的是赚到,

/tmp/phpwJnbZ6

/tmp/phpWNQeux  

/tmp/phpu6xPHY  

 

尤其小农们用无毒农法栽种,现场芦笋采下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了,

只是没有煮过的芦笋"味",我最多只能尝1、2口,

还是觉得要煮过才好吃啊!

/tmp/phpyRJUVw  

 

也因为是无毒农法,所以看起来有白色像棉絮的东西飘散在空中,

小农说这是虫子,不过不会咬人,我反而觉得这样看起来还挺梦幻,

只是这片芦笋培育田太美也太壮观,让我无心剪芦笋,而是顾着拍美照,

这不,拍起来的感觉就挺像大陆知名田园生活部落客"李子柒"。

/tmp/php7QZhbL

/tmp/phpWA5WLL  

 

采完芦笋,我们步行回地利小食空间,享用芦笋风味餐,

有芦笋牛肉卷、五谷饭、火龙果、南瓜、青菜..,营养又健康。

/tmp/phpYRv1lJ

/tmp/phpO7haI3

/tmp/phpnhK6Io

/tmp/php7WMQ4J  

 

台南佳里区的延平社区,过去从郑成功时代就开始发展制糖产业,

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前蔗糖外销是台湾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年产量最高可达18000公吨,相当惊人。

/tmp/phpsZGezP

/tmp/php7TFs4g

/tmp/phpBdTreJ  

 

以前台湾早期的制糖工厂叫做糖廍,是压榨甘蔗的棚屋和煮糖的熬糖屋所构成,

主要的经营组织分为以下四种:

牛挂廍:由14到40人不等的蔗农组成的糖廍,

再由各户提供牛拉石车,用这个当基准负担购置机械及各种设备的费用。

牛犇廍:跟牛挂廍的组织有点像,不过人数比较少,大约在5到10人左右,

因为压榨的原料不足,有时还会向其他甘蔗农收购原料,或接受他人委托制糖。

公家廍:则是以合股方式经营的糖廍,成员依股份比例投入资金经营,

原料则用自行购入或接受委托的方式取得。

头家廍:由地主或商人独资成立的糖廍,

原料则用自行购入或接受委托的方式取得。

/tmp/php4Sl269

/tmp/phpP1SOlo

/tmp/phpZ8Dy0C  

 

旧式的糖廍结构相当简单分为煮糖室跟石碑间两个部分,

甘蔗采收去尾之后,就会运到石碑间榨汁,

石碑间的石磨有硬木的齿轮互相咬合,

操作的时候会将甘蔗放在石磨当中,

再驱使牛做推磨运转,榨出的甘蔗汁,

就会沿着底盘的竹管流到煮糖室,

煮糖室总共有5个锅,是熬煮制糖的基本单位,

首先将甘蔗汁倒入前面四个锅,接着倒入石灰净化,

经过熬煮成黏液状,并达到沸点,最后再倒入第五锅冷却,

冷却的时候必须不断地搅拌,让糖浆均匀结晶变成赤糖,

赤糖可以装箱出货或再用陶缸过滤变成白糖。

听完解说才知道现场的石锅与石牛原来有这样的用途,

/tmp/phpILYba2  

 

这时煮糖的老师傅,正忙着将锅里的糖不断翻搅,

飘出阵阵香气,锅里也正在冒着泡泡,

感觉像在调制什么魔法药水,很想帮老师傅戴上一顶魔法帽,

/tmp/phppvqSHM

/tmp/phpxvNIJX  

/tmp/phpVZTYHR

 

当糖浆熬煮好之后,便分别倒入铁盘当中,

/tmp/php3mE5Yg

/tmp/phpOI2B1r

/tmp/phpkwoW3D

 

让我们体验炒糖DIY,趁热时拿锅铲不断翻搅,

流动的糖浆感觉像沙画一样美,

/tmp/phpPtmf4Q

/tmp/php5SWQy4  

 

不过凝固的也很快,

后来结成一团之后。要再翻动就需要花力气了,

/tmp/phpazg08Q

/tmp/phpqzJEeN

/tmp/phpYgQw9J  

 

将结块的黑糖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再装进罐中,

装的时候还要稍微按压,才不会浪费太多空间,

/tmp/phpdCjGEB

/tmp/phpFZcc6j

/tmp/phpvR5of3

/tmp/phpRm7i6M  

 

现场还有好喝的黑糖茶,花生糖、花生酥和芝麻糖..等贩售。

/tmp/phpOaXQ6P

/tmp/php4L0Mny

/tmp/php9dtfBh

/tmp/phpo6cqo1  

 

装好黑糖,我们沿路参观延平社区,

围墙画了当地的文化故事,延平社区总干事讲解了采鸽笭的历史,

相传这是以前古代军营之间都会利用鸽子脚上的小竹筒传递消息,

只是以前看过的电视剧或小说写的都是飞鸽传信,这里是飞鸽传筒,

后来郑成功来到台湾,军队闲暇的时间,会抓信鸽来放,

把信息拼凑起来,变成村庄之间的藏宝活动,

也有人将竹哨插在鸽子尾巴上的羽毛当中,当鸽子飞起来,

就会听到响亮的哨声,据说这就是放鸽笭的前身,

总之详细的年代不可考,但确定距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目前也只剩台湾台南还保留这样的传统文化,

每年3-5月台南市还会举办盛大的鸽笭文化季。

/tmp/phpvOtTjG  

 

立体3D鸽笭墙,正确的拍照姿势,

应该是双手抓住鸽子的身体,从侧面看会更生动,

/tmp/phpFoyHUl  

 

附近的红砖墙、红砖房,墙上写有许多歇后语,

延平社区总干事也一一向我们解释这里面的含意是什么

/tmp/php29keGj

/tmp/phpDPqaGG

/tmp/phpdvJzm4

 

 

/tmp/phpoFa5Os  

 

以前人生活过的竹屋有木造家具和生活器具展示,

像我原本以为看到的是"米筛",

结果原来是圆竹壶,是晒干农作物的用具,

一旁还有保存稻米用的谷仓。

/tmp/phpcYh1jh

/tmp/phplgJ2tC

/tmp/phpc1MOrY

/tmp/phpqUQeSk

 

/tmp/phpvBjI4H  

 

天气正好,阳光正暖暖撒在一束束的芝麻上,

农夫正边听交响乐,边打着芝麻,不得不说也太懂生活,

而他正忙着要将上面的芝麻粒打下来,再筛出杂质,

打芝麻要小心,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手还会发痒呢!

/tmp/php37umfU  

/tmp/phpqxkFbk

/tmp/phpm8DNo9  

 

这让我看的实在很好奇,忍不住尝试看看。

/tmp/phpcpTim7    

 

离开延平社区前,我们到庙前空地,延平社区总干事带来训练好的鸽子,

/tmp/phpjcYARn

 

还有不同大小的鸽"筒",小的可以吹出声音,大的感觉比人还高,

不过因为是用纸板所做,其实重量很轻,不用担心鸽子羽毛夹上之后飞不动,

/tmp/php6xr67t

/tmp/phpPuDY1A

/tmp/phpzqteEI

 

/tmp/phpRs2BoR

/tmp/phpT42Fn0  

 

先看完延平社区总干事的示范后,我也拿着鸽子,侧身像投球的方式,

把鸽子放出去,它果真自己飞起来,后面还连着鸽筒,一摇一摆还挺可爱,

像这样放鸽笭,鸽子不会再飞回原处,而是飞到自己原本家中,

来这一趟,能够体验这样的百年历史文化,真的很有趣。

/tmp/phpBCyKzC

/tmp/phpH46Y6L  

/tmp/phpMHNW6H  

 

三股社区是农渔业并存的村落,到一百多年前才出现在台江内海,

因为是盐分地带,出产的红葱头跟大蒜特别够味,

/tmp/phpwvRhT8

/tmp/phpieRzgG

/tmp/php3g255d

/tmp/phpBUP3SM

  /tmp/phpzM1bfm  

 

我自己也扛了一包红葱酥跟大罐的糖蒜回去,

之后妈妈也煮成糖蒜鸡汤,喝起来滋味真的一级棒,

不枉我努力从台南把糖蒜罐头扛回家。

/tmp/phpSXW7Xz

/tmp/phpNa2oJA  

 

商品架上有社区妈妈手工制作的文创商品,

没想到大颗的文蛤粘贴不同的和纸之后,

就是造型可爱美观的装饰品,我也买了几颗准备带回去拍照,

/tmp/phplZLTQD  

/tmp/php8wkQdJ

 

 

 

 

 

 

/tmp/phppcluUG

/tmp/php3VnUYE

 

除了文蛤外,其实蚵壳也可以再次利用,

手上这个圣诞老人的彩绘好应景

/tmp/phpCKiy0A  

 

我们在这一站就是要将蚵壳用热熔枪黏成盆栽,

虽然步骤简单,但是要找到两个能够彼此贴合的蚵壳也不是那么容易,

/tmp/phpnpQIen

/tmp/phptjAzYL

/tmp/phpplhG2a

 

 

/tmp/php3Qd9uA

/tmp/phpjgh0f0  

 

只见别人做的好像皇冠,我做的却很像萝卜,

导览老师好心地安慰我说,选择要种薄荷叶,就是要比较大的空间。

/tmp/php0OWevV

/tmp/php0VYv8W

/tmp/phpxWnKUt  

 

作品完成之后,我们在现场品尝了风味料理,才驱车回饭店。

/tmp/phpP8trng

/tmp/phpCRXL1o

/tmp/php7AWn9x

/tmp/phpUjOjEH  

 

晚上入住的是位于台南归仁的徕。归仁饭店,

门口有穿着西装的青蛙管家欢迎前来的游客,

饭店一共有92间的客房,房间干净舒适。

/tmp/phpSmHyfo

/tmp/phpieEMoE

/tmp/phpSJSr8p  

/tmp/phpKJyjvG

/tmp/phpVybdgF

/tmp/phpbceU0H  

 

隔天早上我们朝枋寮乡出发,这里位于屏东西部偏南的地方,

先到了小秘境-枋寮基督教会旧址,民国43年(西元1954年),

大陈义胞(从浙江沿岸的大陈岛、南麂列岛...等地方撤退的居民,)

随国民政府来到台湾,就定居在大武力,也就是枋寮乡的新龙村,

黄亚东牧师为了照顾居民才设立了枋寮基督教会,

/tmp/phpNYQxhT

 

不过因为这里常有水患,居民搬迁之后,逐渐没落,

后来在新龙社区的居民推动社区改造下,变成了当地醒目的观光景点,

保留建筑的结构外观,形成废墟风格,

/tmp/phpyg32wS

/tmp/phpMdBZpS

/tmp/php9WY6NS  

 

对面马路还有小砖墙制作的枋寮基督教会门面,

红砖瓦片制作的渔船,后方则是一个个的鱼塭,

交织成一幅风光明媚的枋寮风情画。

/tmp/phpGwkom4

/tmp/phpwQ7sEb

/tmp/phprTIClj  

 

三鱼直卖所是新龙社区及社区养殖青年-陈右颖合作成立,

专门贩售屏东在地小农的特色商品,

/tmp/phpwEGzuJ

/tmp/phppuh60n  

 

尤其是龙胆石斑鱼肉,不只能做香肠,

/tmp/phpTWvFoH

/tmp/phpBSWY8L

/tmp/phpOkPrHR  

 

还可以做成面膜跟精华液,里面满满胶原蛋白,

/tmp/phpaFC0XI  

 

不过让我脑波弱的是可可茶跟可可粉,

最近每天都在喝,无糖微苦对心血管好,

而且会比较不想吃零食,

有巧克力的香但没有巧克力的甜,

现场还有好吃的巧克力冰淇淋💯,

屏东是种植可可的城市,很多小农都有在种,

想买巧克力不只有日本的白色恋人,

台湾在地制作的也都很好吃,

/tmp/phpE7LfWY

/tmp/php3m83XI

/tmp/phpvBBcXt

/tmp/phpNeirLf  

 

刚好第二波农游券开跑,就算没有抽到农游券,

只要使用五倍券消费破千(纸本、数字都OK),

周周抽农游商品,12月底前再抽IPHONE13喔!

/tmp/phpD07sRY  

 

可以下载农游券app了解更多抽奖信息

/tmp/phpvcxIGq  

/tmp/phpeFWZLv  

 

中午我们在阿达渔港餐厅用餐,橘黄色建筑特别醒目,

/tmp/phpJ3KKgi  

 

门口的商品架上也有贩售当地的特色伴手礼,

/tmp/phpfQMupf

/tmp/phpPZVB6J  

 

彩绘的介绍牌有餐厅招牌菜,

像是新鲜现钓的渔获、樱花虾炒饭跟榴梿丸,

/tmp/phpegqVDO  

 

我们今天吃的有生鲜鱼片、樱花虾饭、古早白带鱼、

蚝油水晶蚵、花枝丸、海瓜子、虎掌烩乌参、

龙胆菇菇汤跟白虾..等。

 /tmp/phpSrnynQ  

 

用完餐我们来到充满艺术气息的屏东枋寮车站,

车站前的琉璃石雕有在海浪上的鱼和莲雾,说明枋寮车站「渔菓之乡」

/tmp/phplk0y0z

/tmp/phpfm0khb  

 

鸟居造型介绍地图上方还有可爱的白色云朵,

/tmp/php1Gbb5h  

 

车站入口处则是一大一小2只猫头鹰石雕,

/tmp/phpSgoZ4o  

 

大厅则有莲雾座椅和花砖,让我忍不住席地而坐摆拍,

/tmp/phpJVQIGF  

/tmp/phpV0jf4k  

 

墙上还有余光中「车过枋寮」的诗句,

真的是一座诗情画意的车站。

 /tmp/phpgu9ij4  

 

一路小跑步到了月台,

看见复古的列车-蓝皮解忧号

这部充满故事回忆的蓝皮普快列车,

在南回铁路电气化之后,

2020年底正式停驶,现转型成台铁怀旧「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

10月23月启航第一班列车,

是台铁唯一的骨董级火车,

每一个车厢都有导览老师做介绍,

行经台湾海峡、太平洋的南回,

被誉为全台最美路段,也被称作微笑曲线,

更规划探访许多特色与秘境小站,

/tmp/phpZZreIr

/tmp/phpADp6aQ

 

/tmp/phpAqyPnE

/tmp/phpVEys7e

/tmp/phpzVd7P3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的10大彩蛋如下:
1.历史最悠久🌟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是
台铁主线铁路历史最悠久的客车,
堪称台铁的『起家厝』,

是大家在五六零年代主要的火车记忆。

2. 唯一无空调、能开窗🌟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是台铁主线铁路
唯一没空调、能开窗的列车,
窗外飘来略带海水咸味的空气,
还有柴电机车头扑鼻的气息,
进入隧道还能亲身感受山洞间的凉爽,
都成了独特体验。


3.唯一有电扇、最古老火车厕所🌟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不开冷气,
使用超过一甲子的电风扇消暑,
也成了全台唯一体验。
「骨董级循环式厕所」,

只保留1间复古厕所以供乘客怀旧,
其余皆改造为真空式厕所,
提升整洁度。


4. 唯一没有广播系统 🌟
早期没有广播系统这么先进的科技,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也成了台铁主线铁路
唯一没有广播系统的客车,
所以每个车厢都会配导览老师分开解说。


5. 桥梁、山洞最多的铁道路段 🌟
当火车不断穿梭隧道,
忽明忽暗像作梦一般,
从山洞探出头的那一刻,
仿佛穿越时空回到60年代。

 
6. 全台最美轨道段🌟
南回被誉为全台最美路段,
尤其经过30分钟隧道之旅后,
到大武站又可以再次看到湛蓝广阔的大海,
一眼望却整个太平洋,
一路到金仑的沿线美景堪称世界级景致。


7. 多良站-台湾最美车站🌟
特别规划进入多良车站路段,
列车会减速缓慢行驶,
搭配导览老师解说,
让大家能细细品味最美车站,
海天一线的美景。


8. 枋山站-台湾最南车站🌟
台湾最南边的车站,也是无人站,

蓝皮解忧号观光列车专程下车导览,

体验新旧月台交错仿佛时空错觉,

走出车站来到制高点的角度,还能欣赏无敌海景。


9. 加禄站-台湾最大的小站🌟
早期为了因应国军运输而建,
主要用于车辆调度所以地幅广大,
但因为地处偏远,
所以每日进出人次不到20人。


10. 枋野站-台湾最秘境车站 🌟
被铁道迷暱称为「心头肉」的枋野号志站,
因为是没有公路能到的车站,
就连火车都不停靠,
所以也被称为秘境中的秘境,
但它却担起相当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单轨南回火车会车,
更要控制台铁第二长中央隧道的号志,
维护列车行驶安全。

/tmp/php6ZbrGt

 

蓝皮解忧的套票,不仅精美还送了好多赠品

/tmp/php7Ak1eU 

 

虽然列车因为太抢手,几乎天天被包场,

但能在上面拍照,感受一下光阴的故事,时代的氛围,

还是觉得很有意思,期待下一趟能够来个更完整的蓝皮解忧之旅。

/tmp/phpWLEtZg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枫港社区,这里是位于恒春半岛北端的小乡村,

虽然环境纯朴,但居民相当积极进行各项社区改造计划,荣获无数奖项,

/tmp/phpRDs0zL

/tmp/phpXLokuA

  

/tmp/phpt3MFsn

/tmp/phphtTaLp  

 

也推动各项有趣的游程,像是枫港调的古老民谣;

/tmp/phpXtWuhV  

 

海洋工作-数鱼苗,会有这样特殊的数鱼苗文化,

是因为40多年前都是靠捕捞虱目鱼苗撑起社区经济,

由于当时没有计算机,所以在交易鱼苗的时候,就发展了一种数鱼苗的特殊工作歌

(俗称效鱼哉),让中盘商用唱的方式将所捞获的鱼苗逐一加总唱出总数目,

只是这样的捕捞鱼苗行业已经没落,唱歌数鱼苗的景象已不复见,

但还是希望通过社区会唱数鱼苗歌的耆老示范演艺,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技艺保存下来,

/tmp/php8StpbD

/tmp/phpmtImmT

/tmp/phpuocnY9  

 

其他还有烧木炭产业的展示保存、伯劳鸟的保育、洋葱的周边商品和采摘游程..等。

/tmp/phpoD6VXz

/tmp/php7Gl4In

/tmp/phplBm4Sb

/tmp/phpOKEZl0  

 

听完讲解之后,我们漫步在枫港社区,抬头可见伯劳鸟的木雕活灵活现在路灯上,

还曾经有人问,这是不是真的伯劳鸟呢!

/tmp/phpMqlHqE

/tmp/php5ijZBy

/tmp/php8Pck4s   

 

转角是琼瑶剧里的"咆啸帝"马景涛的老家,

/tmp/phpxxCq7Q

/tmp/php5jKUpQ  

 

再往前就是蔡英文总统的祖厝,巷弄内的红砖瓦房,随着总统当选声名大噪,

据说之前的盛况是好几部游览车同时进来参观。

光是一个枫港社区,就出了2位名人呢!

/tmp/phpKsEhnw

/tmp/php0HBM4z  

 

这附近的猫也很多,说枫港社区是猫社区也不为过,

还有居民会专门喂养这些猫,所以都满肥美又亲人。

/tmp/phpSiSCxb

/tmp/phpZtfz8K

/tmp/phpgdtbEl

/tmp/phphBLy5W  

 

董家古厝是枫港乡最古老的古厝,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就在派出所旁,

见证过二次大战,也曾被砲火袭击留下弹孔,

/tmp/phpBknHKu  

 

如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岁月刻画出的艺术建筑,

拱型的门廊和斜角装饰,真是怎么拍都美。

/tmp/phpm16iq0

/tmp/php6IeNOQ  

 

一路走到了伯劳鸟生态园区,以前为了生计专门捕捉伯劳鸟,

来到枫港就能看见整排烤伯劳鸟的摊贩,后来为了友善环境,加上伯劳鸟也被列为保育类动物,

于是从民国93年枫港社区开始了"伯劳鸟生态环境保育共生计划"

规画了展示馆,将伯劳鸟的照片、视频及标本展出,并提供导览解说服务,还有手作体验..等,

让大家知道守护伯劳鸟的重要性。

/tmp/phpbrgk4Z

/tmp/phpyVy9bc  

/tmp/phpfMgzeh

/tmp/phphhSNUP  

 

导览老师为我们解说示范鸟仔踏也就是捕捉伯劳鸟的陷阱使用方式,因为他们喜欢停在突出的树枝上,

所以一般会把树枝削成Y字体,上面再上扣环捕捉,等到伯劳鸟一停在上面,就会被扣环锁住,

/tmp/phpsz3LAQ  

 

总觉得这样还不够生动,于是我干脆穿着伯劳鸟的衣服,扮演被捕捉到的样子,

/tmp/phpOkeJlp  

/tmp/phpeugUgI  

 

到小摊前烤自己的"同类"XD

/tmp/php7bpyGn  

 

最后再跟可爱的伯劳鸟灯雕和石雕一起合照,

/tmp/phpCH3nMz

/tmp/phpQumxRV

 

真心希望这么可爱的鸟类不要再成为盘中飧啦!而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翔,

/tmp/phpGGtDpi  

 

现场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图案,利用转印的方式,

印在木头的钥匙圈上,带回去作纪念。

/tmp/phptuoKd3

/tmp/phpEvheMw

 

 

/tmp/phpTasBh1

/tmp/php2MOn4v  

 

接着我们便去参观门口有着大只伯劳鸟图案的伯劳鸟生态展示馆,

/tmp/phpHPWZZ4  

 

这里介绍了伯劳鸟名称的由来、生活习性、过去现在与未来,

并用俚语让大家知道伯劳鸟会抓害虫,对农田有益处,

也告诫不要心存侥幸捕捉,会被罚款,

/tmp/phpyOTZSP

/tmp/phpVF54B7

/tmp/phpeDLlWI  

/tmp/phppkbpXp

 

标本展示的是牛头伯劳鸟,雄鸟眼睛有一条黑色的过眼纹,

雌鸟从胸部到腹部会有鳞形花纹,主要吃虫或青蛙,

也会袭击其他小鸟,喜欢把猎物挂在树上,又有"屠夫鸟"的称呼。

/tmp/php3cSRa8

/tmp/phpMyD7iR  

 

除了伯劳鸟展示馆,后方还有三个展示区,

/tmp/phpM783bH

/tmp/phpr9x091  

 

分别是环境教育馆,有省电灯泡、省水设备和环保酵素,

/tmp/phpNBbSm3 

/tmp/phpDC5kaK

/tmp/phpzEyVZE  

/tmp/phpUoWIIB 

 

复古木炭窑馆,让我们了解以前的木炭窑是怎么燃烧加热,

/tmp/phpxo2O1Q

/tmp/phplvUWUG

/tmp/phppGqYqx

 

还有不用插电,加热就能使用的熨斗,

/tmp/phpTDgPcg

 

运用拉木马的方式人力拉木炭,

/tmp/phpr0Xaoo

/tmp/phpRth8D8

/tmp/phpJyBs81  

 

也是这样的烧木炭造就了枫港调,

那时的枫港人为了生活,上山伐木烧木炭,

因为没有收音机、CD音响或电视机,

更别说手机..等娱乐设备,在空闲的时候,就自己编曲,

根据对象、情境、时空不同来填词,创造了曲风委婉动听的枫港调,

可以说当时每个人都是音乐人,著名的词有"枫港尚高里龙山、第一艰苦烧火炭"之类,

其实在民国70年代,枫港的烤伯劳鸟已经是名闻遐迩,

当时用的木炭也是枫港本地生产,可以说烧木炭和烤伯劳的生意也是密不可分。

/tmp/php7cYDXf  

/tmp/phpx2aoVq  

 

旧时代文物馆,里面有以前枫港生活的旧照片,耆老们穿过的草鞋,

/tmp/php8bkeLI

 

斗笠、扁担、蓑衣,稻谷分离机,

/tmp/phpZuKgPr

/tmp/phpDJnobf

 

运用三根树枝做成支架背着木柴运送到目的地,

/tmp/phpT7lhJS

 

还有老式电话、打字机、100年前的保险箱...。

/tmp/php7WIywj

/tmp/phpEouaUE  

/tmp/phprjl3yz

 

随着时代演进,现在的枫港除了致力于生态环境保育,

友善对待伯劳鸟外,也希望能把以前旧有的文化记忆完整的保留下来。

眼看时间邻近傍晚,我们在夕阳的陪伴下踏上归途。

/tmp/phpOf3xay

/tmp/phpSlQDwf  

/tmp/phpBnZHgE   

 

结语:

台南跟屏东的农游行程既丰富又精彩,

不但能看见这两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

还能细细体验农村的慢生活,

有机会就来走走看看吧!

/tmp/phpWnEdfY

/tmp/phptLWHUw  

 水土保持局 官网👉链接  粉丝团👉链接

 

想"发露"帆帆猫的最新旅游信息就卡紧来按赞啦~

(不要忘了赞之后要到粉丝团设置成接收全部消息喔)  

 

喜欢帆帆猫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帮忙在文章标题下方点赞及分享,这是我po文的原动力喔>//<

 10068_574282789261289_560604529_n

   

 

 

 

 

 

 

帆帆猫
22 人追踪

文章:983

人气:3369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