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FEB
2025
封面人物|Edward lee,我的料理、思考与日常:「构成『世界上最棒食物』的不只是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于『有意义值得被阐述』。」
by Marie Claire
去年十月,一部 Netflix 料理实境秀《黑白大厨》(Culinary Class Wars)的热播引发全球观众对于韩式料理的关注。看到最后,比起冠军奖落黑白汤匙、料理呈现形式等众说纷纭的讨论,有一个名字无庸置疑深深烙印在所有观众心里,他是 Edward Lee,又名「李均」。
编辑/陈纯纯 撰文采访/苏琬媮 摄影/Silver Chang 影音/Weiren Jheng 编辑助理/Sanho Chung
by Sky Chen-更新
编辑/陈纯纯 撰文采访/苏琬媮 摄影/Silver Chang 影音/Weiren Jheng 编辑助理/Sanho Chung

最初,韩裔美籍的 Edward Lee 在节目中并不多言,鲜明的亚洲面孔、大多时候使用流利英文,偶尔以略显晦涩的韩语应答组员与评审,让人印象深刻;随后,他谦逊的个人魅力与丰沛的料理底蕴,逐渐在不介意退居二线、或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团体竞赛,以及极端考验耐性与创造力的「无限料理地狱」中,不费力地展现出来。以上种种,让 Edward Lee 宛如一本「还未翻开就隐约令人感觉注定精彩的小说」般,不至光彩夺目,却很自然地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正式翻开这本名为 Edward Lee 书籍之前,便先被响亮的头衔震慑—他不仅是《Iron Chef America》料理节目冠军,更与 Gordon Ramsay 同为《Culinary Genius》评审,还是韩国总统访美期间主导白宫国宴的客座厨师。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来这里?」的疑问,在最后的冠亚军竞赛中,他以不纯熟的韩语手写的一封信,诚挚地以「李均」的身份揭晓—即便有着显赫资历,又同时具有餐厅主厨、创办人与顾问身份,还运营一个规模不小的非营利组织,「与自己的韩国血统创建链接」一直是他有意识以来不曾停止在乎的事情,也是他之所以决定参加《黑白大厨》的真正原因。
还有太多的好奇与疑问,我们通过与 Edward Lee 的对话现场,让读者在节目与相关的社群讨论之外,更进一步理解 Edward Lee 李均身为韩裔美籍第二代、人生至今50余年以来的历练、转折与思考。
人生中早确立的两件不可或缺:笔与锅铲
“我一直相信,构成「世界上最棒食物」的不只是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于「有意义值得被阐述」。”
「我会说,我是一名从14岁起就一直在做菜的文学系学生,料理与写作是我人生中最想做的两件事。然而作家是很寂寞的,我在年轻时总渴望与人交流、多多接触新事物,因此我选择成为一位厨师,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写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到现在可以很平衡地持续这两项嗜好。」Edward Lee 坐在工作室书墙前,缓缓阐述起文学与料理之于他的人生,是同等地不可或缺。
「我相信的文学背景为我的料理创作打下很稳固的基础,帮助我以『说一个故事』的逻辑去思考。我一直相信,构成『世界上最棒食物』的不只是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于『有意义值得被阐述』。」Edward 提到,自己一直很喜欢读小说,并沉迷于「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一个宇宙」,而美国意识流文学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作品对他影响甚远,「他创造了整个宇宙的人物与脸孔,这真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我一直很敬重艺术家,包含厨师、作家、音乐家等,因为他们可以带你去到另一个地方,即使那是虚构的。」Edward 如痴如醉地说。

「想像一下你去到一间意大利餐厅,那里的食物、环境和一切都非常好,即便你其实人在台湾,但在那短短的两小时,你觉得自己就像在意大利一样,这很酷,我觉得最好的作家、最棒的厨师都会做同样的事情。」然而 William Faulkner 的作品因艰深难懂而遭受批评,Edward 不置可否道:「你知道,就像有些食物很难理解,但我认为这些终究能让人非常满足。」
一中一西,却有相似轨迹
在他相继出版的三本著作中,可见 Edward Lee 独有的思考脉络与指涉语汇,例如《Smoke & Pickles》将他居住的肯塔基州盛行的美国南方菜(Southern Cuisine)与他从小耳濡目染的韩国料理(Korean Cusine)借由「烟」与「泡菜」串连起来,例如南方菜经典玉米粥(Grits)让他联想起韩国汤饭、南方 Barbeque 与韩式烧烤中的「烟」同是美味关键,南方料理的腌渍技术与韩国传统制作渍物小菜的智能有着异曲同工。
「对我来说,南方料理总是让我想起韩国料理。不仅在口味上,就形式层面也非常大胆。吃一餐感觉就像 Grazing Menu(意即众多食物美美地摆满一整桌,让人能尽情取用),有很多不同的配菜和淀粉来搭配一种肉,在美国有烤肋排(Pork Ribs),在韩国就有韩式烤排骨(Galbi);美国有凉拌卷心菜(Ccoleslaw),在韩国则有各种腌渍泡菜,所以对我来说,他们虽然在文化上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和我非常相似。」Edward Lee 说。

他的第二本书《Buttermilk Graffiti》则是实地踏足美国南方不同州际后的料理游记,书名「Buttermilk(酪乳)」与「Graffiti(涂鸦)」都是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关键字。前者可追溯自 Edward 多年前第一次喝酪乳的经验:「酸到我直接吐了出来,而且喝起来跟奶油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正因为它酸的特质,他后来找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用酪乳腌肉的炸鸡会非常软嫩多汁,用于甜点也能让质地完美蓬松。
而「涂鸦」的「不断叠加新元素终成一种艺术形式」概念,真真实实出自他从小在纽约的生长经验,也影响他对自我认同的看法。身为自幼在美国成长的二代韩裔美国人,又偶然从纽约搬到肯塔基州重新生活,那些看似负面的缺陷,都如同他所钟爱的威士忌一般,「蒸馏」成一种独特的美,最终都成为他自己珍贵的一部份,也呈现在他融合韩式文化与美国南方风情的「跨文化料理」之中。
将多年厨艺资历化作给年轻料理人的建议
“名气不是我所追求的,也不是我必然渴望的,但我知道那有助于传达你的消息,如果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它,可以讲述主流中并不总是被称颂的故事,可以帮助人,那么对我来说,这是一项值得的努力。”
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名厨,Edward 提到确实有许多年轻一辈厨师会来向他请益,而他总是这样告诉他们:「不要着急于很快赚到钱,当你刚开始当厨师时,你百分之百就是不会赚钱。但不要担心,当你还年轻,正是把心思花在学习与磨练手艺的时候,剩下的就是保持耐心,钱晚一点就会来的。」他补充:「尤其现在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但我们必须明白,你不可能在两三年内就成为一名厨师,学习这项技能需要很多年,而且没有捷径。」
「这30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大量阅读与学习。我去许多餐厅用餐、与其他厨师一起工作、共进晚餐并向他们学习,实际上只是试图从任何可能的地方,尽量吸收知识与能量。我认为对于年轻厨师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旅行、感受料理、观看、置身于不同的文化之中,了解如何做,然后在厨房里实践。」

此外,对 Edward 而言,让他能够在这条创作之路上屹立不摇,是因为具备足够的耐心,「你必须明白,这项你想要拥有的职业生涯非常漫长,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立即发生,也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如你所愿。但只要有耐心,以『长期保持与料理的链接』为目标,而不是仅仅成为两年的超级巨星然后就黯然消失,」Edward 正色道:「所以我总是花很多心力投注于未来,也努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以保护我的名誉。」
然而人生很长,挫折难免,「没错,其实每个礼拜我都想过要放弃,」聊到这里 Edward 才稍稍展开笑颜,「每周都非常艰难,但我总是告诉自己和其他厨师的是—当我们做得很好,当餐厅运作地很顺利、客人享用料理很开心、伙伴们团结一致地一起工作⋯⋯那真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一部分,因此我愿意为了这些美妙而不去害怕经历困难。」
「对我来说,身为艺术家、领导者、厨师,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感觉了,所以我不断地追逐那些时刻,所以当我们遇到糟糕的时刻时(我们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我只是不断地告诉自己—之后会有更多美好的时刻出现,所以我必须保持坚强。」这时,Edward 的玩笑再度瞬间转换成眼前的闪烁星光。
不工作的时候,与众所瞩目的下一步?
随着《黑白大厨》的热播,所有人都在关注着 Edward Lee 的下一步计划,他先是对因节目而得的大量关注表示感激,「我每天都对这种奇怪而狂野的感觉的发生感到庆幸,通常像我这样50多岁的厨师都无法体会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气勃勃的感觉,这真是太棒了。但,无论世界上或社群媒体上发生什么,我每天晚上都会回到我的妻子和女儿身边。他们提醒着我,我不是一个著名的厨师,我只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我一样需要帮忙洗碗和倒垃圾。」Edward 绽开慈父般的笑颜说。
以掌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为大方向,行程满档的 Edward Lee,如今将重心摆在他位于华盛顿的韩式现代精致餐厅「SHIA」,「它目前才刚满月,我必须在那里待至少六个月,以确保一切顺利。除此之外,我也正参与一个韩国网络节目,内容包含旅行与料理,我的女儿也会一起参与拍摄,这让我现在非常忙碌,但也非常兴奋。」

在过去这段时间,大约每三至四年就回一趟韩国的 Edward Lee,也与我们分享他的观察:「现在的韩国餐饮现场很不一样,20年前我认为韩国没有任何米其林餐厅,但现在有几十家。料理真的很有趣,一方面有很多创新的新餐厅,但也有致力复兴旧传统的餐厅,我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平衡,因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现代化,并且有了更多创新事物,我们不要忘记旧的方式和传统,这一点非常重要。」Edward Lee 感叹自己想尝试的餐厅有太多,但没有时间去。「我也希望能有机会造访台湾,我从没去过,但台湾一直都在我的清单上。」我们语带激动地表示请务必尝试台湾的威士忌,Edward Lee 在访谈最终才难得露出有一点狡猾的笑,并说道:「那是一定的!」
2024.12 DEC Cover Edward lee January Ahead

Edward Lee 李均
韩裔名厨、作家、企业家,名下拥有四间餐厅,包括「610 Magnolia」、「Succotash Prime」、「Nami Korean Steakhouse」,以及新开幕的「SHIA」,展现出色的厨艺与经营才华。他热爱文学,已出版三本书,并多次亮相烹饪节目和厨师实境秀,尤以去年席卷全球的《黑白大厨》让他备受关注。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利用专业回馈社会,于2018年创立「LEE Initiative」基金会,致力于通过烹饪助人,持续为社会注入正面能量。
『本文出处,更多精采内容请上《美丽佳人》官方网站 ;《美丽佳人》官方粉丝团。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延伸阅读
独家专访|韩裔名厨 Edward Lee 全新餐厅「SHIA」:融合传统风味与永续创新理念种下韩食之种
《黑白大厨》暖心名厨李爱德华,纽约大学学霸、8岁就立志走上厨艺之路
《黑白大厨》安成宰唯一海外餐厅「MOSU Hong Kong」,重塑韩食艺术体验展现传统与创新的味蕾之花